第二百一十章 自立为王(4 / 4)
雷绪、梅乾、陈兰三人为反抗袁术暴政而率族举事,这些年来随着高宠屡屡出生入死,在他们的心目中,高宠早已是无可替代的王者了。
“昔日袁术称王,召关东豪杰群起而讨之,今我若效仿,岂不与袁术之流相同?”虽然见众人异口同声赞同称王方案,但高宠还是有些顾虑。
鲁肃见高宠犹豫,正色道:“宠帅何需为此烦恼,袁术之败主因非在称王之举,而在于其在淮南之治残暴不堪,痛失民心,百姓所思者非刘汉,而为贤君也,今宠帅治下之南方四州民生安定,贼患荡涤,比战乱频频之中原比不知好上多少倍,有民众的支持,有我等众人的戳力,宠帅当可放心。”
建安九年正月春,高宠在金陵自立为夏王,取‘夏’之名,乃为汉之前为秦,秦之前为战国、春秋,春秋之前为周,周之前为商,商之前为夏。在泱泱浩史长河中,以夏朝为最长,汉立国四百余年,秦则只存于二十余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周、商二朝存世的时间虽长,但也没有第一个朝代夏来得长远,高宠以此为名,目的就是要在气势上不输于许都的北汉政权。
在高宠谋求独立之后,名义上的汉王朝就仅剩下了北方的疆土,在许都的朝廷上下将金陵的政权斥之为‘南夏’时,他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另一个代名词——北汉。
二月,高宠为张扬声势,树立威望,命新任的海丞卫温(卫旌死,子温继)率百余艘楼船组成的舰队出长江口,向南海进发——。
三月初,骑都尉虞翻受命出使汉中,准备游说天师道张鲁南归。
四月,蛰伏在凉州西城郡的庞统、赵云遣使送回好消息,在休养生息近二年后,马超终于恢复了元气,呼喝奔号的陇西健儿即将卷土重来。
科举考试,农技革新,探险航行——,所有的这些都让那个朝代的年轻人心神向往,特别是当高宠属下的海丞卫温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从新发现的夷洲回来时,欢迎的江埠口人山人海,人们对新事物的憧憬让一切都变得万般美好。
南夏北汉,高宠在长江畔建立的这个新政权如同一股清澈奔流的泉水,不断的喷涌出迥异于北方垂垂政权的气息,与曹操等人料想到的情况相反,一些年轻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因为高宠脱离汉室的举动而退缩,他们纷纷冲破封锁和牢笼,投奔到倡导百家争鸣,思想更为开放,生活更为安定的南方。 ↑返回顶部↑
“昔日袁术称王,召关东豪杰群起而讨之,今我若效仿,岂不与袁术之流相同?”虽然见众人异口同声赞同称王方案,但高宠还是有些顾虑。
鲁肃见高宠犹豫,正色道:“宠帅何需为此烦恼,袁术之败主因非在称王之举,而在于其在淮南之治残暴不堪,痛失民心,百姓所思者非刘汉,而为贤君也,今宠帅治下之南方四州民生安定,贼患荡涤,比战乱频频之中原比不知好上多少倍,有民众的支持,有我等众人的戳力,宠帅当可放心。”
建安九年正月春,高宠在金陵自立为夏王,取‘夏’之名,乃为汉之前为秦,秦之前为战国、春秋,春秋之前为周,周之前为商,商之前为夏。在泱泱浩史长河中,以夏朝为最长,汉立国四百余年,秦则只存于二十余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周、商二朝存世的时间虽长,但也没有第一个朝代夏来得长远,高宠以此为名,目的就是要在气势上不输于许都的北汉政权。
在高宠谋求独立之后,名义上的汉王朝就仅剩下了北方的疆土,在许都的朝廷上下将金陵的政权斥之为‘南夏’时,他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另一个代名词——北汉。
二月,高宠为张扬声势,树立威望,命新任的海丞卫温(卫旌死,子温继)率百余艘楼船组成的舰队出长江口,向南海进发——。
三月初,骑都尉虞翻受命出使汉中,准备游说天师道张鲁南归。
四月,蛰伏在凉州西城郡的庞统、赵云遣使送回好消息,在休养生息近二年后,马超终于恢复了元气,呼喝奔号的陇西健儿即将卷土重来。
科举考试,农技革新,探险航行——,所有的这些都让那个朝代的年轻人心神向往,特别是当高宠属下的海丞卫温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从新发现的夷洲回来时,欢迎的江埠口人山人海,人们对新事物的憧憬让一切都变得万般美好。
南夏北汉,高宠在长江畔建立的这个新政权如同一股清澈奔流的泉水,不断的喷涌出迥异于北方垂垂政权的气息,与曹操等人料想到的情况相反,一些年轻的有识之士并没有因为高宠脱离汉室的举动而退缩,他们纷纷冲破封锁和牢笼,投奔到倡导百家争鸣,思想更为开放,生活更为安定的南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