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壮士扼腕(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八月初,陈登历经千辛万苦只身逃回寿春,所部三千人尽墨。

  八月十六日,江夏军统领李通在灵壁阵亡,其部四千人全部战死,无一降敌。

  北伐,这一场目的不甚明确的北伐终于伴着灵壁城头的焰火而熄灭,高宠在付出了损失一万三千人的代价后,勉强退守到了淮水一线,在援兵没有到达之前,守卫这一线防线的竟然是六千收拢的败卒和征募的民众。

  幸好是李通在灵壁的坚守,让高宠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得到增援的命令后,文聘自江陵顺江飞奔而下,五日间即到达了合肥。

  江陵军的到达充实了一时空虚的淮南防线,也彻底的打消了曹操染指江淮的念头。

  一淮分南北,景物各相异。

  九月的淮南,天气已经有了丝丝的凉意,挂在树梢头的青绿了一夏的叶子也开始泛黄枯萎,一切都在昭示着雨季即将结束。

  秋高马肥,原是北方骑猎的日子,而对于擅使舟楫的南方将士来说,则需要抓紧这最后的光阴布置严实的防御阵地。

  李通千创百孔的遗体被安好的放在淮水畔的鸡鸣山上,矢志不屈的他也得到了对手的尊敬,在曹洪的制止下,蜂拥而上的曹军将校没有能得到李通的头颅。

  “这样战死的将军,就算是敌人,也同样值得尊敬!”当曹操在闻知李通死讯后,也自喟然长叹。

  当曹兵退去的时候,得到曹操的首肯,李通的尸首被转送到了南方安葬。

  “文达至最后一时,也没有选择投降。”凌统的声音哽咽,由于消息阻塞,直到八月末高宠这边才得知李通确实的死讯。

  舍弃自己,营救同伴,这一次北伐虽然惨败,但在局部战场上,高宠军的将士们始终在做着英勇的抵抗,诸葛亮的孤守空营、雁北骑的八百死士以及李通的灵壁血战,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英雄。

  “大家喝了这酒,为李通将军以及其它死难的将士送行!”

  鸡鸣山上,身着白衣的高宠双眸通红,语音嘶哑:““三年之前,宠在此山发誓要为凌操将军复仇,而今三年过去了,仇未报成,徒添过万将士的冤魂,身为统帅,于心羞愧,于心何安。从即日起,若不能一击破敌,以竟全功,我高宠誓不再渡淮水一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