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了坤宁宫里,养心殿的总管太监李程正站在廊庑下候着,晴幽向他颔首,李程笑呵呵地指了指殿内,道:“皇上在里头呢,晴幽姑娘这是打哪儿回来的?”

  晴幽略略侧身,将身后捧着托盘的宫婢让出来,笑道:“过阵子天气要暖和起来了,也该给娘娘添置应季的新衣了,娘娘身子不好,又喜欢清静,奴婢不敢叫尚服局的人过来打搅,索性自己替娘娘量了身,刚把尺码送到尚服局去呢。”

  李程又称赞了一句:“晴幽姑娘做事周全。”

  殿内,苏青霓正在与楚洵下棋,一边落子,一边给他解释春闱的事情:“礼部把时间定在三月十五,算算日子,参加春闱的举人们也该准备动身入京了,皇上可趁着这次人才典选,挑几个合适的培养,或放出京历练三五年,若是好用,他们日后就都是皇上的得力助手,由皇上一手提拔起来,这样的臣子最是忠心,皇上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如臂指使。”

  楚洵听她说得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便道:“这些都是苏太傅教皇后的么?”

  苏青霓一怔,遂笑道:“我幼年时常听父亲与祖父教导,耳濡目染,勉强听懂了一些皮毛,若说政事,皇上还当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譬如陈阁老,父亲常说他为官清正,忠心耿耿,譬如次辅常阁老,亦是忠臣。”

  楚洵听了,又问道:“还有哪些人得了太傅的夸赞?”

  这架势竟是懒得自己去琢磨了,苏青霓忍不住失笑,思索片刻,道:“吏部侍郎张锲也是好官。”

  上辈子她垂帘听政的后十年,张锲一路晋升到尚书,最后入了内阁,成为大楚的股肱之臣,但是他与次辅常庭时常意见不合,偶尔闹些小矛盾,不过这都是无伤大雅的,苏青霓仔细回想着那些熟悉的人名,继续道:“户部尚书吕兴德……”

  她顿了顿,才道:“此人有些过于爱财了。”

  楚洵眉头一挑,道:“吕兴德,朕知道他,据说他有个外号叫吕一斗,谐音捋一斗,意思是说,但凡从户部发出去的米粮银钱,他都要捋一斗到自己腰包里。”

  苏青霓没想到楚洵竟然还听说过这个,惊讶之余,轻咳一声,道:“臣妾也听说过了这个说法。”

  “嗯,”楚洵道:“爱财确实无伤大雅,但不能爱朕的财。”

  “该杀!”

  语气虽然轻飘飘的,却自有一股杀伐之气在其中,苏青霓看了他一眼,忍不住道:“臣妾说的,也不过是个人之见,皇上应该听一听陈阁老他们的意见,再者,这革职杀头,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