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简单生活每一天(5 / 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师充分了解这一点,因此和谁都保持绝佳的距离。

  老师虽然就住在她的长子家隔壁,但没有特殊情况她基本不会前去。

  在老师看来,“结婚之后,就把儿子交给了儿媳妇,孙子当然也是由他们夫妇管教”。她将自己的生活与长子一家划清“界限”;即使作为母亲,她也不会贸然闯入孩子的空间。因此,恒子老师与儿媳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生活中常见的婆媳矛盾。

  数十年来,恒子老师一直受到同事们的尊敬,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越是对别人讨厌、反感,这些情绪就越容易在自己的表情和态度上反映出来,进而传达给对方。

  35 孤独不等于寂寞,接受孤独的美妙,生活处处有乐趣

  我们在上文谈到“距离”的问题,那么恒子老师在人际关系中绝佳的距离感,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她拥有一颗“不惧孤独的心”。

  在写本书之前,我和老师聊了很多,她反复表达了一个观念,“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在生活”。

  她有两个孩子,还有好几个孙子,自己住的地方离儿子家很近,但是恒子老师常说自己“一个人”“孤独”等。

  正如她所言,恒子老师只在每周日和儿子一家共度晚餐,平日里不见面也不打电话。

  在她看来,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对恒子老师来说,孤独是一种自然的状态。

  在和恒子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孤独”的理解与老师截然不同。孤独是坏事,是寂寞,是羞耻,是凄惨……总之在我头脑中,孤独只有负面意义。

  因为老师认识“孤独”的大前提是“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所以她即使一个人,也从未感到不安和恐惧,她认为这就是人生的本意。然而,包括我在内,生活在当下的很多人,非常害怕孤独、厌恶孤独。

  因此,为了不让自己感觉孤独,人会努力与别人建立关系,并试图“密不可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