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审“境”自立:环境思维(5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下轮到我愣住了,在北京,一星期甚至一天的讲座比山东一年的讲座还多!我本来计划第二天去故宫玩,看了一下小l手机上那个分享嘉宾的介绍,心里就痒痒了。第二天,我直接去了国贸听讲座。当天有三场讲座,听完之后,我用笔记本电脑记下的笔记有一万多字。

  回山东不久,我用听讲座学来的方法写了一篇文章,后来阅读量达到了13万。老板笑着跟我说:“去北京度假以后,你更加文采飞扬了。”我看着被标记得花花绿绿的笔记笑了笑。那个星期五,我看到“实习僧”app上有一个去北京的实习机会,我几乎没有犹豫,星期日连夜改好简历,附上代表作投递过去。经过了两轮电话面试,对方告诉我,要有一个月的实习试用期。我考虑了大约一个下午的时间,便在微信上向老板提出辞职。

  老板急得当即就给我打来电话。“小白,你什么意思啊?是嫌我给的钱少吗?你一个月不来坐班都有一万多块钱,一万多块钱在济南算得上天价了,比你去北京实习月薪3000块钱,还得自己租房好太多了。你是对我有意见,还是对公司里的人有意见,或者想加钱,咱哥俩当面说!”我当时正在订车票,看着终点“北京”,我回复了一句:“没有,哥,你对我很好。但是,我想去北京。”

  “去北京有什么好,一个月3000块钱,你租房都难!北京还有雾霾,冬天又冷……”

  我没有说话,脑子里想的都是之前在北京听讲座时的场景,我想起,那些演讲者脸上自信从容的微笑,那些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方法,那些比我的文章的最高阅读量高得多的阅读数据,以及背后隐藏着的机会。

  3

  后来,我开始了北漂的生活。的确,我的实习工资不够付房租,我住过25块钱一晚的青年旅舍,每天坐地铁上下班要4个小时,好几次加班到深夜2点,有几次被老板骂到几乎要被辞退。

  然而,我从不后悔来北京。

  来北京两年之后,我原来工作的创业公司因为内部人员矛盾倒闭了,之前的同事都出去另外找工作了。9月份的时候,我看到他们有考上公务员的,有去浪潮集团的,有考上南京大学研究生的。当时,浪潮集团几乎就是山东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了,那个去浪潮集团的同事的朋友圈动态下有几十个点赞。

  我在北京两年,曾经认识的朋友和同事拿到了很多知名公司的offer(录取通知),包括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字节跳动、京东,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外资公司。我那个喜欢玩游戏,上课睡觉的同学小l发了一条朋友圈动态,说他收到了腾讯、百度的实习证明,以及阿里巴巴的offer,没想到自己在腾讯和百度实习,却没有留在那里,最终还是和阿里巴巴有缘,要去杭州见“白娘子”了。而我,也侥幸进了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在北京两年,我参加的讲座比过去20年参加的都多,我认识到的优秀的人是过去的10倍,我和自己最初写公众号文章时很崇拜的一位作家一起涮过火锅。

  我想起自己求职面试时面试官问的问题: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我当初在中传讲堂听了那场讲座,然后决定来北京。

  北京很冷,房价很高,工作很累,但是留在北京有100种好处。

  在这里,可以实现梦想。

  思维落地: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是否适合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