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拒绝低效努力:如何抓住重点?(6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可以为了目标破釜沉舟,拼尽全力,也可以为了目标养精蓄锐。你知道“最速曲线”吗?它告诉我们,一个劲往前冲的人与中途开小差的人一起跑,最后往往是后者先到达终点。那些拥有温和力量的人,没有用太大的动作去用力做事,而是默默无闻地做事,一次次积累和历练使他们后劲十足,不知不觉就将他人甩在了身后。

  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9周年年庆时,张一鸣做了一个主题为“平常心做非常事”的演讲。他说,面对动态变化的世界,我们经常会感到惴惴不安,担忧未来或者懊恼过去,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浪费在应对波动上……我觉得,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细腻,实事求是,比较有耐心。他们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大多数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有一个说法是“本自具足”。

  要保持平常心,不要用力过猛。心态越平稳,越能抵住大风大浪,扎根越牢,越能够有魄力和想象力去做更难企及的事情。

  思维落地:用平常心对待你的生活

  用力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时不时告诉自己,要用力,要变得优秀,那么这样的念头和拼劲反而会让你有负担。你需要合理谨慎地使用正向激励,从而让自己进入不费力的状态中。

  为了达到这个状态,你要明白,比激励更重要的是优化过程。大部分人都知道努力的价值,却很少有人懂得蓄力的重要性。要降低做事的难度,让自己不费力地去做事。你可以用一星期的时间进行以下实践,并对你的目标和进度进行评估,主要分3个步骤:

  1.写下自己在一个星期内做了什么事,花了多少时间。注意写下做每件事时具体做了哪些工作。比如,本星期我花了20个小时做某个项目,其中15个小时花在资料调研上。在资料调研中,我又花了5个小时阅读综述内容。

  2.写下你的目标和事情目前的进展。还是回到刚才的例子上,我的目标是完成项目,而这一星期我的进展是只写了一份报告。

  3.分析原因。这是为了让你真正看到为什么自己明明没有达成目标,每天却还是很忙碌。在分析原因的时候,你可以多向自己提问。比如,为什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资料,却只写了一份报告呢?再进一步分析,是不是材料获取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是不是速读能力不太好?把能想到的每一条原因都记下来,再找有经验的前辈探讨方法。

  这件事被很多人忽略了,因为他们觉得麻烦,没有必要,结果就是,日复一日辛苦地付出,却收效甚微。把生活切碎,从每个小节点上做优化,你完全可以拥有不费力的高效的生活,与生活共舞。

  同时,你也可以写下自己的业余爱好。如果你每星期将一天时间花在工作以外的地方,你会如何分配时间?你希望做什么事情?你喜欢通过什么活动来让自己变得更平静、更愉悦?

  精力管理就是做减法

  1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特别佩服一个同事小何。他每天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准时上班。一到工位上,就打开电脑上的时间管理软件,把当天要完成的任务列出来,精细到每分钟要做什么。当时我觉得他特别自律,做事特别有条理,能够把密密麻麻的格子中的事都按时完成。

  后来,我下定决心要成为像小何那样的人,便下载了一个时间管理软件,每天的时间被软件分成了无数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