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参考文献(10 / 11)
[136]严耕望撰.山剑滇黔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7]严耕望撰.秦领仇池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8]严耕望撰.京都关内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9]严耕望撰.河东河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0]许家铭.近二十年来两岸唐代翰林学士研究回顾[j].史耘,2005(11).
[141]周勋初著.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2]郁贤皓著.李白论稿[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3]郁贤皓著.李白丛考[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4]郁贤皓著.唐代文史考论[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5]吕华明,程安庸,刘金平著.李太白年谱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6]安旗.李白两入长安始末[j].人文杂志,1981(03).
[147]孙易君.王琦《李太白全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48]安旗.李白东鲁寓家地考[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149]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4—1995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150]傅绍良.李白不入科场原因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返回顶部↑
[137]严耕望撰.秦领仇池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8]严耕望撰.京都关内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39]严耕望撰.河东河北区[m]//唐代交通图考:第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40]许家铭.近二十年来两岸唐代翰林学士研究回顾[j].史耘,2005(11).
[141]周勋初著.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42]郁贤皓著.李白论稿[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2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3]郁贤皓著.李白丛考[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1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4]郁贤皓著.唐代文史考论[m]//李白与唐代文史考论: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45]吕华明,程安庸,刘金平著.李太白年谱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46]安旗.李白两入长安始末[j].人文杂志,1981(03).
[147]孙易君.王琦《李太白全集》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148]安旗.李白东鲁寓家地考[a]//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149]乔长阜.李白不预科举原因浅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4—1995年集)[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150]傅绍良.李白不入科场原因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