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陈国华(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儒点了点头。专案组的首要任务是抓捕刘辉,刘辉一日不落网,他们的工作就不算结束。秦儒下了命令:“现在来安排抓捕陈国华。陈国华的烟酒门市在万柏林区,他极有可能从滨河高速口进入我市。为了保险起见,颜素你带一队去小店高速口拦截,我去滨河高速口拦截,江之永去机场高速路拦截。剩下的人留在队里,随时注意陈国华的动向并及时报告。抓捕小组的人注意安全。散会。”

  等众人都走后,专案组就剩下了杜馨笙和张昭两个人。张昭坐在办公桌前,一张又一张地翻看着周睿死亡的现场照片。通过周睿挣扎痕迹和火势走向来看,周睿被拖进旱厕的时候是双脚朝着旱厕的门口。对大多数有预谋的纵火犯来说,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他们会选择风险小的位置纵火。只有少数疯子才会不顾自己的人身安全近距离点燃火焰。

  如果张昭作为纵火人,一定会选择退出旱厕,从周睿的双腿那里放火,如果说点燃头部是为了掩盖被害人的身份,张昭又觉得现场倾倒的汽油量偏少,不足以毁尸灭迹,另外还有一点,纵火人为什么会选择在露天的旱厕动手?那天下着小雨,虽然汽油不溶于水,密度也比水轻,但火流会顺着雨水乱窜不好控制。假设周睿当时已经没有行动能力,在办公室点火不也一样?他为何大费周章地把周睿搬到了厕所?

  杜馨笙坐在远处的电脑椅上,远远地看着张昭的侧影。她嘴里含着一根棒棒糖,眼睛里满是好奇。对她而言,张昭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神秘气息。尤其是张昭专注的神情,更是迷人。

  杜馨笙不喜欢那些油头粉面的奶油小生,看着就腻歪。她也不喜欢江之永那样市侩的恶俗男。她就中意像张昭这样的富有学者气息又神秘的人。翩翩儒雅,温良如玉,就像《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白鹿原》里的朱先生。

  这个时候,张昭的电话响了。杜馨笙不知道那边说了什么,只看见张昭起身匆匆地离开。杜馨笙望着张昭的背影彻底消失,才把目光转回到电脑屏幕上。再过五六天就是张昭的生日。杜馨笙注意到张昭的手机是一部好多年前的旧手机。于是,她决定送张昭一部新手机作为生日礼物。

  张昭接到的是秦儒的电话,一个半小时前,位于小店区正阳路尽头的杨庄村发生了一起纵火案,灭火后现场和刘辉的案子极为相似,他让张昭马上去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张昭匆匆地从技术中队拿上了法医工具箱,在值班同志的陪同下赶往案发现场。

  晚上十一点半,张昭抵达了案发现场。杨庄村是一个城中村,位于小店区东南。不过,这里已经属于a市郊区,大多数居民还住着独院。起火的是一家卫生所,小店分局刑侦大队和附近派出所的同志们已经封锁了现场。

  张昭下车后,负责封锁现场的民警放他进去,院子里到处都是工作的警察,大部分隶属于技术中队。张昭正准备把胸牌戴上,就看到小店区分局技术中队的吴志力迎面走来:“你怎么也来了?这案子都惊动市局了?”

  和张昭打完招呼,吴志力拉着他说道:“先别进去,里面有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说着,就拉着张昭先进入了独院内。

  这个院子的面积不小,是20世纪90年代的那种火车皮窑洞结构,院子两侧各种着一株合欢树。院子正南面有一栋五间自建房,是院子的正房。吴志力带他去的方向是正房西侧的最后一间。

  这时,张昭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最西侧的那间房门窗都是新的,窗是断桥铝结构,一体玻璃,门是内外两层的钢制防盗门。一般来说,主人会居住在正房东侧或者正面。但是,这个独院的主人不住东房和正房,怎么住西房?

  当张昭站到西房门口的时候,看了一眼里面的情况,一下就愣住了。西房面积大约有二十五平方米,正中央摆着一架电动手术台,上面吊着无影灯,甚至有多功能医用吊塔。里面的配套设施很全面,除了顶部吊装的排风消毒设备,在进门处还设置了洗手台及隔离区。

  张昭戴上鞋套进入查看。他发现里面除了电动手术台,甚至还配有呼吸机、全自动麻醉机等设备。投资这样一个豪华手术室,一定需要大量的资金,这让张昭看得咂舌。

  这样偏僻的小院里有这样的医疗设备,浮现在张昭脑海里的首先就是黑医疗机构。吴志力神秘地说道:“怎么样?意外不意外?”张昭没有回答,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二话不说朝着火灾现场走去。火灾现场的火已经扑灭,技术中队的人在现场铺设了检查板,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怕工作人员进入随意地踩踏了现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