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好此时,母亲又一次寄信给我。结束语仍旧是:她活着的动力就是希望我有一天能够当上鹿苑寺的住持!

  “浑蛋!你是跟踪我吗?”老师这一句大声的呵斥,令人越反思,越感觉不合适。再者说了,要是他是一名幽默、豪爽、光明磊落的纯正的禅僧,那么他便不会用这种庸俗的语言斥责他的弟子。相反,会讲出一句更加有效以及精辟的话。事态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事后回想了一下,那时老师肯定误会我了,认为我有意跟踪他,最后带着抓住狐狸尾巴一样的表情嘲笑了他。他多半是仓皇失措的,不自觉地便露出了那副怒相。

  无论怎样,老师的沉默,让我每天都感觉不安。老师的存在变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好像烦人地在眼前来回飞着的飞蛾的影子。照理说,老师接受邀请外出做法事时,会带着一两名侍僧,之前一定会带着副司,近期因实行所谓的民主化,于是就决定轮流带副司、殿司、我与另外两名弟子出席。直到今天,人们还经常在背地里议论舍监的挑剔,舍监入伍之后死在了战场上。所以,舍监这个职位便由今年45岁的副司兼任。鹤川去世之后,寺里又招了一名弟子。

  这时候,同属于相国寺派的一位阅历丰富的某寺住持仙游了。老师应邀出席新任住持的太庙仪式,这次该带我一起出席了。因为老师并未刻意不让我一起出席,我便衷心地期盼:在往返的路上,我可以向他解释清楚。临行的前一天晚上,他又决定多带一名新来的弟子,我的期盼,估计要泡汤了。

  熟悉五山文学[25]的人,肯定也通晓康安元年石室善玖进京都万寿寺时解说的《入院法语》。新任住持任职时,从山门出发,经佛殿、土地堂,最后进入万寿寺,每经过一个地方都要留下解释佛法的妙语。

  住持心中对于就任新职感到万分喜悦,指着山门骄傲地说:

  “天城九重内,帝城万寿门。空手拨关键,赤脚登昆仑。”

  开始焚香了,举行向自法师奉上谢恩香的嗣法香仪式。过去的禅宗从不囿于惯例,反而十分重视个人领悟的源流,在那个时代,与其说是师父选定弟子,倒不如说是弟子选定师父。弟子不只接受最开始所拜的师父,还会接受其他各方面的师父以证明悟道的熟练程度,而且还一定要在献嗣法香时,解释的佛法妙语中将自己内心拟继承其法的师父的姓名公布于众。

  我一面观看这种令人愉快的焚香仪式,一面深思:要是我继嗣鹿苑寺,当要献嗣香时,能依据惯例宣布老师的名字吗?我可能会打破七百年来的惯例,宣布出其他名字吧。初春的下午,方丈室内有些寒冷,室内充斥着五种香的香气,佛具后面摆放着的闪光的璎珞、主佛像背后环绕着的耀眼的光环、并排坐着的僧侣们的袈裟的色彩……我想象着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去那个地方点燃嗣法香……我在心中描绘着我变成了新任住持的形象。

  ……就在此时,我可能在初春寒冷的空气的鼓舞下,用同样存在于人世间的耳目一新的背叛糟蹋这种习惯。只怕在座的各位僧人会在惊讶到瞠目结舌、气愤之余脸色也变得惨白吧。我不想说老师的名字。我要讲出其他人的名字……其他人的名字?然而,谁是真正省悟的师父呢?谁又是真正嗣法的师父呢?我结结巴巴地讲,这另外的名字因为口吃,无法轻易地讲出来。这个名字可能被结结巴巴地说成“美”,又或是说成“虚无”吧。因此而引发了哄堂大笑。我在这笑声中呆然不动……

  ……忽然,我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作为侍僧,我将老师该做的事全都协助完成了。对侍僧来说,出席这样的仪式原本是可引以为豪的,然而当日的主宾却是鹿苑寺的住持。主宾嗣香结束之后,必须要敲打一下白槌,用来证明新任住持并不是赝浮屠,意思就是并不是冒牌的和尚。

  老师开始念诵:

  法筵龙象众,

  当观第一义。

  刚讲完话,他便重重地敲打了一下白槌。通过这回荡在方丈室中的响声,我又了解到老师手握的权力是多么有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