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4 / 1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游山该有的愉快氛围在游览车车厢内荡然无存。虽然无法听清他们在争辩什么,但是柏木与那位小姐一直都在拌嘴,只看到小姐有时候咬紧了嘴唇简直要哭了。房东女儿对这些漠不关心,只顾低声哼唱着流行歌曲。她突然对我说:

  “我们家附近住着一位漂亮的插花师傅,前段时间,她向我讲述了一段悲伤的爱情故事。战争时期,她已经心有所属,是一名陆军军官,眼看着他立马就要奔赴战场,于是两人就去了南禅寺,临别前短暂地见了一面,但他们的父母并不同意这段恋情,临行前女方怀孕了,但很遗憾,胎儿流产了。这名军官十分难过,哀伤之余说道‘即使只一点点,我也希望能够喝一口作为母亲的你的乳汁’。听说由于时间很紧张,女方当场就将乳汁挤到了淡茶中叫他喝下了。一个月之后,她的爱人战死沙场。自那之后师傅坚守贞操,一个人过着独居的生活。尽管她还非常年轻,也非常漂亮。”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战争末期,鹤川与我透过南禅寺的山门见到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场景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我刻意没有告诉她我当时见到的情景,是因为我感觉如果我和盘托出,刚刚听她讲述那番话时的感动,便有可能颠覆当时的那股神秘的感动。正是由于我并未和盘托出,刚刚她所讲的那番话,不仅没有将那神秘打开,而且还让那神秘的结构增加了一层,从而又加深了神秘的色彩。

  此时,电车驶过鸣泷附近的大竹林边。五月竹子开始凋零,竹叶枯黄。风轻轻地摇晃着竹梢,枯叶在茂密的竹丛中落了下来,但是竹子下没有一点儿风,粗大的根节错综复杂地朝着竹林深处延伸,波澜不惊。只有靠近铁路的竹子,在电车飞驰而过时,才剧烈地摇晃起来。其中有一株特别青翠且娇嫩,尽收我的眼底。这株剧烈摇晃着的竹子婀娜多姿,它娇艳且奇怪的运动印象,让我记忆深刻。接着逐渐远去甚至消失不见了……

  我们到了岚山,抵达波月桥畔,瞻仰至今为止无名的或者是被忽略的小督局[17]的墓碑。

  小督局因为想回避平清盛而选择隐居在嵯峨野,源仲国奉敕命寻找,在中秋月明之夜根据隐约传来的琴声,找到了小督局的隐居住所。这首琴曲叫作《念夫恋》,谣曲[18]《小督》中有一段唱词:“明月当空夜,拜谒法轮寺,忽闻悠扬的琴声,疑是山上暴风雨或松涛声,原来是被寻人的琴声,想听一下是怎样的乐曲,是对配偶思念的恋曲,叫作《念夫恋》。不胜欢喜。”从此,小督局仍旧居住在庵中,为高仓帝的亡灵祷告祈福,了却余生。

  她的坟墓位于小径深处,只是一座小石堆,夹在一株巨大的枫树与一株老朽的梅树之间。我与柏木因为想表达出对死者的钦佩之情,为其念诵了小段的经文。我也被柏木那极其认真的、冒渎式的诵经法感染了,我学着学生们以鼻哼歌的轻松心情念诵。我的感觉因为这微不足道的渎圣行为而得到彻底解放,我甚为快意。

  “所谓高雅的坟墓,居然落得如此寒酸!”柏木说道,“拥有政治权力与财力的人将美丽的坟墓保留了下来,将金碧辉煌的坟墓保留了下来。这群人生前毫无想象力,他们的坟墓当然也是由毫无想象力的庸才建造的。高雅的人只活在自己与他人的想象中,他们的墓也只能用想象力保留下来。我感觉这墓中人非常凄惨,因为去世之后依旧要继续乞求别人的想象力。”

  “优雅难道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吗?”我也愉快地插了一句,“你口中的实像,优雅的实像,又代表着什么呢?”

  “代表的就是这个呀,”柏木一边说着,一边用巴掌连续敲打了几下长满青苔的石塔顶,“石头或者白骨,全是人在去世后留在世上的无机物。”

  “你俨然一位佛教徒嘛。”

  “那和佛教又有什么关系呢?优雅、文化,在人们想象中的美的东西,这全部的实像,全是没有结果的无机物。并非龙安寺,只不过是石头罢了。哲学,也是石头。艺术,也是石头。至于提及人的有机的关心,难道不是很可悲吗,这是因为只属于政治呀!人简直就是自虐的生物呀!”

  “性欲属于哪种呢?”

  “性欲,可能是处于中间的位置吧。是在人与石头之间明目张胆地捉迷藏呀!”

  我想直接反驳他这种想象的美,但是女人们已经听够了我们的议论,早已从小路上走回去了,我们只好紧跟其后。从小路上遥望保津川,那里好像是波月桥北的堤堰部分。河流对岸的岚山,树木茂密,苍翠欲滴。唯独这一段河流,汹涌的水珠子飞溅起来形成了一道白线,河面回荡着哗啦啦的流水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