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磕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敌军的弓手越过水渠,开始给杨策磕头了!

  后面的人一排一排地磕头,而后提起兵器向前走出十余步,各自队长扎下旗子,拉开弓箭射出几支箭。

  后续部队还在继续翻越水渠的过程中,两次试射已经完成,间隔约有百步,弓箭手们统一按照队长的命令将弓抬高到同样的角度、拉满了向杨策的阵线射来第一阵箭雨。

  就在他们射箭丈量距离的同时,杨策的火枪手也架好了火枪将火绳点燃,汉国火枪手使用的火器杂乱,既有明、西、葡的轻型火枪,也有西班牙式的重型火枪,不过点火方式皆为火绳击发。

  西班牙的火枪手就要好得多,前些年从新大陆回到西班牙的老阿尔瓦公爵推行国内的火器改革,如今方阵军团都用上了燧发点火的重型火枪。

  这种打一两多重弹的玩意儿威力绝对强劲,不论穿什么铠甲都很难挡住,绝佳的射程、绝对的杀伤力能让被准确命中的人被射穿、被打烂、被砸死、被砸晕……鲜有活口。

  难就难在命中。

  成片的羽箭如蝗,覆盖杨策军阵前大片区域,为两翼包抄而上的部队创造机会。

  汉国火枪手恪守命令,以散兵线火枪待发状态硬受了一阵箭雨。

  不过西班牙连队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们很清楚手上火枪的性能,几乎在敌军箭雨袭来的同时便在连队长官的命令下扣动扳机。

  十个连队上百杆重型火枪先后打放,随后仅仅是走两步的时间又是一阵火枪打出,训练有所的西班牙火枪手依然使用后退射击的方法,速度比对面的弓箭手慢不了多少。

  火绳枪组成的线阵间距要比燧发枪大得多,他们不站密集阵形,每个人都隔着两个身位,每个连队之前都有十杆火枪同时打放,即便如此,每次火枪打放出去,连队对面总会倒下两三个人。

  在这个距离,重火枪对付不穿铠甲的苏格兰弓箭手,几乎每次都能打穿两三个人,也就是说,十杆火枪能有一杆命中就不错。

  从杨策的角度上看,他并不觉得西班牙的火枪手在训练上比苏格兰的弓箭手好到哪里去。

  他的火枪队在精准上就要比西班牙人好一些,毕竟他训练的多,有东洋军府与桑海王国的火药支持,他的火枪手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训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