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调兵(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两杆长火枪倒是吸引了董一元的注意,这两支长火枪虽然不像明军火枪有标识,但看上去像制式装备,有助于让他了解哥萨克背后的罗刹国。

  董一元并没有把占据伊斯凯尔城的哥萨克当成此次作战的敌人,明军的目标是哥萨克背后的罗刹国。

  一路走来,他听到许多关于罗刹国张牙舞爪的消息,再加上戚继光派遣他作为北上的先锋军,很容易让人得出草率的结论。

  一段时间之内,他们这支明军的主要对手将会是西北的罗刹国与西南的哈萨克汗国。

  缺少火器的哈萨克汗国并不让人担心,但作为毛皮出口大户的罗刹国,熟制毛皮必然会用到硝,有硝则很可能有大量火器。

  明军的火器、火药补给相对困难,要从伊犁都指挥使司的佟登主持运输,经由大玉兹的戚继光向北划拨,最终通过董一元沿途设立四十六处驿站送至前线。

  如此长的辎重补给线决定了他们像罗刹国一样,一来只有少量士兵能在前线作战,大部分士兵要来往于驿站之间运输辎重;二来是火药补给会一直在路上。

  好处是罗刹国部队难以袭击他们的补给线,坏处是明军也很难对罗刹国补给线做什么。

  了解敌国的手工业能力就变得尤其重要。

  这一点上,大明一向有自傲的资本。

  两支制式火枪几乎有相同的特征与特质。

  提在手上的感觉突出一个重,比明军的天下太平铳几乎要重上一半,口径却很小,小到董一元不太敢拿这两杆火枪试射。

  他看见了哥萨克铠甲上的毛边,也看见又粗又厚的枪管,还看见枪管末端衔接处粗糙的做工。

  火枪、铠甲,都是越轻越好,枪管末端衔接处的药室所在则是制造火枪最难的地方。

  如果这些火枪是罗刹国做的,则说明他们的工匠有世上强国的能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