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书局(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人们也都已经习惯了摆渡,也没谁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除了万历。

  但凡过了黄河的电报,他就得多等半天,这哪儿行啊。

  呼良朋的电报送到紫禁城万历就准了,不但准了这个,还让他押送完这趟物资再回去的时候,沿途各地的万历新建小学都讲一讲,这些孩子是帝国的未来。

  不过眼下,万历打算在黄河上学着祖宗的样子,修个桥。

  这事落到了刑部。

  为什么是刑部?

  因为有关河的事,万历朝首推潘季驯,从嘉靖四十四年到如今三次治黄河、淮河、运河,已有十余年深厚经验,是朝中首屈一指的治河专家。

  要修河桥,也要用他。

  不过潘季驯并不建议修桥,黄河水浊,要修桥一定是在河南、山东一带,这些地方河水冲击力大,河沙也多,修桥不但容易被冲毁、还会使河底砂堆淤积,引发更大的洪灾。

  他建议皇帝如果是要为通电报,就在河里打下百十根铁柱,用它们支撑电线挂在河面之上,这是最省时省力也省钱的做法。

  而且有了这个,以后修建浮桥也更为容易。

  但皇帝对这个不太满意,他连浮桥都不太想修,只想修一座永固大桥。

  不永固,怎么跑青龙军列?

  可要想修永固大桥,就得把中上游的沙挖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