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文盲(2 / 3)
他对各教派的哲学体系有独到了解,对听个曲儿、看别人画画也有不错的造诣,宫廷文化气氛非常浓厚,还专门成立用于翻译突厥语、希腊语、阿拉伯语这些异文化的机构,要说起来阿克巴的文化水平不低。
可他就是不识字,连名字都不会写。
而且非常犟,要说不识字是因为小时候随战争颠沛流离,没有学习的环境,这兴许还说得过去,只是不容易解释父辈贵族教育在其身上依然有广泛继承的原因。
那长大之后始终拒绝宫廷教师教他认字,这就是犟了。
直到现在,他已经三十八岁,一切需要书写的,都由他人代笔;一切书信的阅读,都由他人代嘴。
莫卧儿最杰出的国王很可能患有阅读障碍。
对他来说,整顿、治理和改革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文化艺术都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登陆西南如同蝗虫般的佛教徒。
莫卧儿的军事力量很强,但问题出在阿克巴的大局观并不非常优秀,他麾下的将领们也差不多一个德行,真正能让他纵横这片土地的是无与伦比的军事技术——阿富汗贵族的战马,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火枪与火炮。
简而言之,莫卧儿军对抗印度酋长时,就像香山千户陈沐和沿海倭寇作战一样,胜在技术而非战术或战略。
因此经常出现两万莫卧儿军打得十万地方叛军找不着北。
这也是莫卧儿的地盘以恒河为根基向南、向西扩张的原因,恒河附近的土地对他来说都非常易于征服,而越靠近德干高原,战事便愈加困难,因为越依赖技术的军队,后勤压力也越大。
如今攻守势易啦,发去东边的两万平叛精锐,因为被辎重河船被南昌舰率领的武装商船尽数截击、撤退道路上的重镇巴特那又陷于天时之手,导致这支精兵强卒无声无息地在帝国序列中消失,而孟加拉叛乱依旧。
紧跟着领地与比哈尔省相邻的王公贵族集结四万大军兵发比哈尔,结果被一群和尚打败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原本一场非常轻松的平叛战争,硬是因和尚的卷入而烈度升级,西边不受控制的敌人跃跃欲试,南边的西洋军府也‘跃跃欲试’,顿时令国内原本相对稳定的政局出现混乱。
贵族们有主战派,也有主和派,令人生气的是这一次主战派与主和派不像以前遇到危险时那样因宗教或立场而决定,反而是因领地所在地域而定。
↑返回顶部↑
可他就是不识字,连名字都不会写。
而且非常犟,要说不识字是因为小时候随战争颠沛流离,没有学习的环境,这兴许还说得过去,只是不容易解释父辈贵族教育在其身上依然有广泛继承的原因。
那长大之后始终拒绝宫廷教师教他认字,这就是犟了。
直到现在,他已经三十八岁,一切需要书写的,都由他人代笔;一切书信的阅读,都由他人代嘴。
莫卧儿最杰出的国王很可能患有阅读障碍。
对他来说,整顿、治理和改革印度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文化艺术都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登陆西南如同蝗虫般的佛教徒。
莫卧儿的军事力量很强,但问题出在阿克巴的大局观并不非常优秀,他麾下的将领们也差不多一个德行,真正能让他纵横这片土地的是无与伦比的军事技术——阿富汗贵族的战马,来自奥斯曼帝国的火枪与火炮。
简而言之,莫卧儿军对抗印度酋长时,就像香山千户陈沐和沿海倭寇作战一样,胜在技术而非战术或战略。
因此经常出现两万莫卧儿军打得十万地方叛军找不着北。
这也是莫卧儿的地盘以恒河为根基向南、向西扩张的原因,恒河附近的土地对他来说都非常易于征服,而越靠近德干高原,战事便愈加困难,因为越依赖技术的军队,后勤压力也越大。
如今攻守势易啦,发去东边的两万平叛精锐,因为被辎重河船被南昌舰率领的武装商船尽数截击、撤退道路上的重镇巴特那又陷于天时之手,导致这支精兵强卒无声无息地在帝国序列中消失,而孟加拉叛乱依旧。
紧跟着领地与比哈尔省相邻的王公贵族集结四万大军兵发比哈尔,结果被一群和尚打败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原本一场非常轻松的平叛战争,硬是因和尚的卷入而烈度升级,西边不受控制的敌人跃跃欲试,南边的西洋军府也‘跃跃欲试’,顿时令国内原本相对稳定的政局出现混乱。
贵族们有主战派,也有主和派,令人生气的是这一次主战派与主和派不像以前遇到危险时那样因宗教或立场而决定,反而是因领地所在地域而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