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文化(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时候王如龙反应过来味道——李如柏说得对。

  他们何必执着于敌军骚乱是否是敌军主将阵亡引起的,只要露出披靡之色,进攻就更有把握取胜。

  不过王如龙并不生气,他莞尔对左右旗官笑道:“陈帅总说自己是文化人,咱这是,吃了有文化的亏?进兵,突前迎面,不可只教女真兵勇取得战功。”

  他们精于计算,太清楚炮弹的弹道,以至于忘记推演炮弹落入敌军中军帐对一支军队意味着什么。

  阵后两门十斤炮再次开火,落入距敌军本阵不远范围,相较先前,在王如龙眼中此次炮击比先前威势更大,几乎在炮击的同时,敌军整个阵线向东动荡——这与火炮其实没有太大关联,即使有也只是因为敌军被吓坏了。

  人们听说过,明军有一种大铁炮,声似雷鸣,大阪湾海战就依靠船上这种大铁炮将织田氏水军打得节节败退。

  但没人见过,织田、山名、一色、八木,数个大名在此地汇集上万兵力,可这上万人中找不出一个见过火炮轰击的,他们脑海中对火炮的想象还停留在一种比较大的火绳枪上,根本无法想象十斤炮弹在空中飞跃千余步落在头顶是什么景象。

  现在他们看到了,也害怕了。

  更让他们害怕的是,原本于西面矮山布阵的尼子军已经从侧翼切入他们阵线之中,借各部传出织田军总大将被击毙消息的动荡中向他们发起袭击。

  这种时候没人能阻挡。

  他们甚至不知道尼子家究竟是倾巢而出还是一支偏队,根本没有办法弄清楚。

  来的并非山中幸盛,他还在三里开外集结人马,不过先前率队迂回的是一员勇将,引十七名本家武士、四百余足轻穿林而过,路上还收拢了数十野武士组成的游势队,兵力尚到五百,却在此时抓住时机,自林中迎溃逃四散的敌军直突缺口。

  炮声在织田联军耳中是索命追魂曲,在尼子家武士听来却无疑似仙乐般动听,登时越战越勇,仅四百余人便将联军西面山名家十余队足轻主力杀散击溃。

  阵线另一头是作为援军出战的一色氏一千八百军,眼看主将细川藤孝被炮弹击中打得血肉模糊,当即自本阵退还稳定阵脚,想要撤走又担心织田氏今后怪罪,撤退的命令下得晚了一点,就仅仅是那一会儿工夫,便让他的军队与绕袭侧翼的李如柏撞个满怀。

  朝鲜檀弓手隔着一百五十步便以箭雨压制撤退的一色军,勇敢凶猛的女真重弓手自正中前出,将敌军驱赶至左右两翼,随后让开通路,待其穿过女真弓手的阵线,押后的辽东铁骑才自敌军背后撵杀而上——对付溃军,辽东骑无往不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