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记得季柔交稿之后,去电的第一通,接到编编的手里。

  一番交谈之后,季柔忽然想到一件事——我还没说出自己是谁啊?在此同时,我的声音已经心虚得变质了。

  “呃,如菁,你真的知道我是谁吗?”

  “我怎么不知道,你”编当下说了件季柔的私事。

  “呵呵”傻笑的季柔暗想:恐怖啊!没想到姑娘她记忆这般惊人。

  再来就是审完稿子的时候,重点就在这通电话——

  修稿子吧?ok,季柔认真地拿着笔纸逐条记下。当然,眉头不知道已经皱了几结,一边听电话也开始琢磨如何着手才好,尔后又跟编编谈了些总结问题,诸如文辞风格等等,季柔的心思是飘忽不定的。

  忽然,编编问了句:“我这样会不会大直接了?”

  当下季柔愣了愣“不会啊,这样说不定才能让我一劳永逸。”

  这是当时季柔仅能挤出的应答,因为另一种心情是无法描述的。

  其实编编也可以不用这么伤脑筋的,不是吗?如果有同行的人看见我这些话,应该很能体会我的话意。

  修着自己的稿子,尽管伤脑筋,但是每一处、每个环结,都一样是编编曾经费过心思的地方,如果不这样,又怎么告知作者?而且每次修稿之后,编编一样得花费工夫再审,所以,我修得心甘情愿;而也因为编编那句话,让我深觉一种柔软体恤的心意,是故,我修得感激涕零。

  其实修稿没什么,但至少自己该知道问题出在哪儿,这点我想编编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接下来就是看自己了。(呃,有些是能力问题)

  这次我不畏“狗腿”之嫌,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也有点羞啦),只是想告诉大家,编编的工作绝非只有刻板的审润稿等等,有时单是沟通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尤其是面对可能心思特别细密的作者。作者若不虞生活,稿子可以慢交,然而,编编却不能不出书。所以在一片竞争激烈的言情市场,不是只有作者才有压力。

  所以总结上面的话,如果各位偶尔拾得自己喜欢的书,除了给作者加油之外,别忘了也给编辑一个爱的鼓励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