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第37节(2 / 7)
康熙耐心等着郝如月求他,结果只等来了一个“嗯”,便没了下文:“朕听说分家之后长房过得并不好,怎么,没人跟你说吗?”
“臣都知道,多谢皇上挂心。”
又没了下文。
康熙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皇后舍命为朕诞下嫡子,朕总想补偿一二,只要你开口,不管是两淮盐运还是江南织造……”
果然都是肥缺,却也是需要手腕才能坐稳的位置。
郝如月再次谢过,才道:“赫舍里家从臣的祖父便效忠皇上,一家子都对皇上忠心不二。姐姐是皇后,为皇上诞育嫡子是皇后的本分,也是姐姐的福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赫舍里家并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太子能够平安长大,不辜负皇上对赫舍里家的看重和恩典。”
康熙眉心微蹙:“如月,你长大了。”
若你早些长大,变得和你姐姐一样知书达理,太皇太后也不会极力反对朕娶你。
可你长大了,还是朕喜欢的那个明艳鲜活、纵情任性的小姑娘吗?
“皇上要是心里过意不去,臣相中了针工局的一个宫女,求皇上将这个宫女指给臣的弟弟纶布做福晋吧!”郝如月只想推了两淮盐运或者江南织造这种靠本事上位的肥差,却并不打算放过皇上的恩典。
康熙:长大了也还是那样。
宫里的太监是汉人,宫女却是旗人。经由小选进宫,出身高一些的,会被分到主子们身边伺候,差一点的便去了服务部门,比如内务府、膳房或者针工局等等。
赫舍里氏从前可能不如钮祜禄氏或者瓜尔佳氏煊赫,但自从出了仁孝皇后,那也是上三旗最顶尖的贵族,即便纶布是庶出,也不可能娶一个宫女为嫡福晋。
这样不顾后果、孩子气的话,恐怕也只有如月能说出来了。
大事清醒,小事糊涂,让康熙又爱又愁,于是决定提点一二:“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为纶布求娶宫女,你家里人知道吗?”
↑返回顶部↑
“臣都知道,多谢皇上挂心。”
又没了下文。
康熙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皇后舍命为朕诞下嫡子,朕总想补偿一二,只要你开口,不管是两淮盐运还是江南织造……”
果然都是肥缺,却也是需要手腕才能坐稳的位置。
郝如月再次谢过,才道:“赫舍里家从臣的祖父便效忠皇上,一家子都对皇上忠心不二。姐姐是皇后,为皇上诞育嫡子是皇后的本分,也是姐姐的福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赫舍里家并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太子能够平安长大,不辜负皇上对赫舍里家的看重和恩典。”
康熙眉心微蹙:“如月,你长大了。”
若你早些长大,变得和你姐姐一样知书达理,太皇太后也不会极力反对朕娶你。
可你长大了,还是朕喜欢的那个明艳鲜活、纵情任性的小姑娘吗?
“皇上要是心里过意不去,臣相中了针工局的一个宫女,求皇上将这个宫女指给臣的弟弟纶布做福晋吧!”郝如月只想推了两淮盐运或者江南织造这种靠本事上位的肥差,却并不打算放过皇上的恩典。
康熙:长大了也还是那样。
宫里的太监是汉人,宫女却是旗人。经由小选进宫,出身高一些的,会被分到主子们身边伺候,差一点的便去了服务部门,比如内务府、膳房或者针工局等等。
赫舍里氏从前可能不如钮祜禄氏或者瓜尔佳氏煊赫,但自从出了仁孝皇后,那也是上三旗最顶尖的贵族,即便纶布是庶出,也不可能娶一个宫女为嫡福晋。
这样不顾后果、孩子气的话,恐怕也只有如月能说出来了。
大事清醒,小事糊涂,让康熙又爱又愁,于是决定提点一二:“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为纶布求娶宫女,你家里人知道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