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是武侠文女配 第4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些专业的采石人不会凿破所有冰层,反而会保留较厚一层作为“冰衣”防护,之后再与普通冰块一起避光保存。

  冰窖造价已然不菲,然而南北气候,以及冬夏季节变换,即便是只在冬季运输或长期在冰窖保存,仍然不可避免对冰衣有所损耗。因而它的品质评判也多以冰衣的薄厚为重要标准。

  风灵买的这枚虽然还附带着一层冰衣,但也已经不到一指厚了,显然已经存放了一定年限,只是寒石难得,所以还能以中等品质出售。

  不过如今已是春末夏初,天气渐热,陶罐里的冰块维持不了多久,风灵可没有冰窖来保存它,这块千尺寒必须尽快处理。

  现在同样没有条件磨制或煅用,风灵也不想浪费那层冰衣,于是选择先取水。

  从早上买的那堆瓶瓶罐罐中,选了一只大小、敞口适中的圆肚瓷罐,将寒石并冰衣一起塞进去,然后盖上封盖,放进包袱里一件鸦青色棉袄中。

  接下来是一盒生长在南疆湿地中的一种隐翅虫,赤尾。这种虫细长、体小,形似蚂蚁,整体呈鸦青色,只有尾部为赤色,并以此得名。

  赤尾虫体各节段都含有毒素,毒汁具有强腐蚀性,通常通过叮咬人体表面皮肤注入,或虫体被拍碎后溢出毒液,两个时辰内即可引起瘙痒和皮肤溃烂。

  若无及时医治,一只成虫的毒量,就足以让一名成人皮肉溃烂而亡。但好在它也很少主动叮咬人,通过叮咬排出的毒素也比较少,哪怕不小心沾到它的毒液,及时处理后,也不会造成太大危险。

  即使赤尾浑身是毒,然而它尾部红色部分的毒液,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提炼后,却也是绝佳的养颜圣品,在高门内眷及文人士子中都广受追捧。

  赤尾虫不愁卖,在南疆也有一套成熟的捕虫方法:用稀泥腐叶菌菇等搅拌成堆,放在平整的大石块上,再准备一些带有粘性的植物茎液,用布浸泡后覆盖在泥堆上,等三到五天,泥堆逐渐晒干,被腐物吸引进来的赤尾虫,爬出泥面,却被具有粘性的密闭布片阻挡,最终被晒死在土层表面。

  相较于很容易被拍死,然后让人沾上毒液的活赤尾,赤尾尸体显然要安全的多。

  赤尾虫死亡后,体表会迅速硬化,变成天然的毒液储存罐。但是想长期保存,则要保持环境阴凉潮湿,否则时间久了,虫体会干裂破碎,里面的毒液也会挥发失效。

  风灵这一盒赤尾虫也有些年份了,但是虫体完整油润,显然保存得很好。

  风灵把虫子倒进一只四五寸宽的竹筛里,筛子做工不太结实,但也还算紧密,虽然不大,但比一般筛子要深一点,最让风灵满意的是边沿还编了两条倒扣的抓手,正好挂在原本储存千尺寒的陶罐敞口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