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三十章(10 / 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是代价也不小,需要损耗曹瞒一年的寿命。

  系统对曹瞒解释[玩家不可妄动此法,否则介入此世过多,将影响阴阳,损耗玩家修为。]

  这是一种禁制,防的是曹瞒不知轻重,大规模扰乱世间阴阳秩序。

  曹瞒点头表示理解:“这么重要的法子,我当然会小心谨慎,轻易不动用它。”

  这可是关键时候的保命法子啊!不仅能救别人,还能救自己。此后一段时间,曹瞒除了白天上课,晚上更是在梦里勤加学习心法,争取修炼出更多的内力。

  如果说小时候他的内力是一杯水,倒完了要好久才能恢复,那么之后他的内力,从一缸水,扩大到一池水,到了十七岁,已是涓涓细流,虽细小,但生生不息。他相信长此以往,终有一日能够修炼到大海般广阔的境界。

  早在党锢以后,太学之中的先生们就已经换了一大批人,他们各自都有独特之处,段颍太严,桥玄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小徐子考究严谨,而蔡邕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那名士风骨,矜而不傲,灼灼生辉。他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往往会做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蔡邕对学子们说道:“天底下的学子们,能够像各位这样有学习机会的实在太少,只可惜,圣人之言,经典典籍经过人们的抄写与复刻,错字、漏字一堆。我打算将圣人之言、经典典籍雕刻为石板,放在太学入口,供其他进不了太学的学子们抄写,不知你们对此觉得如何?”

  曹瞒与同窗们对视一眼,并不明白其中的关窍,他只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于是对蔡邕道:“先生分享知识,是美德,我赞同先生的做法。”

  其余学子也纷纷应了,甚至还道:“若蔡子需要更多典籍,我们可以帮您一起抄录。”

  蔡邕欣慰地笑了,缓缓摇了摇头:“只是一些圣人之言与经典书籍就足够了,其余的,恐怕是不能外传的。”

  否则,恐怕会引来一大批反对的声音。

  蔡邕看得透彻,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豪门权贵的底线。

  初春,朝阳撒过太学门口的石板,落下温暖的色彩,不断地有文人匆匆而来,聚集在门口抄写石板上的文字,更有书生慕名而来,排队等着抄录。

  不过几天,太学门口已经人声鼎沸,各地不断有听闻了此事的学子涌来,他们抱着虔诚的心,热切而疯狂地在太学门外风吹日晒,只恨不得在短时间之内将所有石板给抄录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