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攻常熟赵德胜活捉士德 取(8 / 9)
从五月初到七月,吴军将士接连攻城略地,战果辉煌,使得吴王心情极为舒畅,决定封赏有功将士。
七月壬午(二十一)日,朱元璋晋升一批将领。
晋升广兴翼统军元帅邓愈为行枢密院判官(元廷职俸正五品);管军总管郭子兴为右翼统军元帅,康茂才为秦淮翼水军元帅。
晋升万户吴复为戍城统军元帅,调到无锡驻守。以便徐达左翼军转战各地。
七月乙酉(二十四)日,朱元璋抵达徽州城视察。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在那里设置雄峰翼元帅府,命邓愈镇守。
随后,朱元璋召见徽州儒士唐仲实,问道:“汉高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天下于一,其道何由?”
唐仲实答道:“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然以今日观之,民尚未得到休养生息。还难以定天下。”
朱元璋解释说:“我积少而费多,取粮于民,甚非得巳。但是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我恒思,其所以(让民)休息(休养生息)之事。何曾敢忘!”
后又召见池州前学正朱升,询问平天下的良策。
朱升答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与当年汪广洋所言略同,但是多了三个字——“缓称王”。
朱元璋很愉悦,任命他为幕府参议。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徽州路休宁县(今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人。至正元年,登乡试贡生,后考中进士。过了四年,得授官职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他整治儒学腐败,制订校规,促使池州教学秩序稳定。
三年后(1354年),朱升放弃官位,向南归去。因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跟随吴王朱元璋后,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官至翰林院大学士。
朱升死后葬于盐城。墓碑高大,超过墓顶,寓意“高筑墙”。方石砌筑的圆柱形墓身较高,墓顶封土成圆锥形,整体像座粮仓,寓意“广积粮”。
↑返回顶部↑
七月壬午(二十一)日,朱元璋晋升一批将领。
晋升广兴翼统军元帅邓愈为行枢密院判官(元廷职俸正五品);管军总管郭子兴为右翼统军元帅,康茂才为秦淮翼水军元帅。
晋升万户吴复为戍城统军元帅,调到无锡驻守。以便徐达左翼军转战各地。
七月乙酉(二十四)日,朱元璋抵达徽州城视察。改徽州路为兴安府,在那里设置雄峰翼元帅府,命邓愈镇守。
随后,朱元璋召见徽州儒士唐仲实,问道:“汉高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天下于一,其道何由?”
唐仲实答道:“不嗜杀人,故能定天下于一。然以今日观之,民尚未得到休养生息。还难以定天下。”
朱元璋解释说:“我积少而费多,取粮于民,甚非得巳。但是皆为军需所用,未尝以一毫奉己。民之劳苦,我恒思,其所以(让民)休息(休养生息)之事。何曾敢忘!”
后又召见池州前学正朱升,询问平天下的良策。
朱升答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与当年汪广洋所言略同,但是多了三个字——“缓称王”。
朱元璋很愉悦,任命他为幕府参议。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徽州路休宁县(今黄山市休宁县)陈霞乡人。至正元年,登乡试贡生,后考中进士。过了四年,得授官职池州路学正,但拖至五十二岁才赴任。他整治儒学腐败,制订校规,促使池州教学秩序稳定。
三年后(1354年),朱升放弃官位,向南归去。因池州兵荒马乱,于是移居歙县石门开馆讲学。
跟随吴王朱元璋后,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官至翰林院大学士。
朱升死后葬于盐城。墓碑高大,超过墓顶,寓意“高筑墙”。方石砌筑的圆柱形墓身较高,墓顶封土成圆锥形,整体像座粮仓,寓意“广积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