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耿炳文护长兴击溃周军 朱元(5 / 6)
秦望山位于江阴城西南一段锡澄运河的西面,离城直线距离10公里,海拔189.3米。从此处运河一个点开挖出两条水渠,分南北把长条形秦望山团团围住。
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秦望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风土记〉云:‘本名峨耳山,昔秦始皇登山四顾,因号秦望山’”。
山的南麓有一条古道,叫秦望路。至今还在。
秦望山驻扎了张士诚一支三千兵马的军队,他们发现吴军前锋后,离开山寨过渠进行阻击。当时,成三行行军的赵继祖与郭天禄迅速拉开,左右两行部队形成大鹏展翅,奋勇拼杀,周军没有占到便宜。
双方激战到一半,天不作美,突然挂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这些周军将士养尊处优较长时间,适应不了风雨中作战,马上撤退,妄图逃回山寨。赵继祖指挥吴军将士冒雨追击,一路杀进山寨,消灭了这支周军,占据了秦望山。
当晚在山寨吃饭时,赵继祖对郭天禄、吴良等说道:“他们若不下山拦吾,吾岂知此处有兵?攻城时若从背后袭吾,则吃大亏也。”
翌日清晨,阳光灿烂,吴军兵临江阴西门。天庆门前的运河宽约50米,河上有桥,对着城门。按照朱元璋的嘱咐,赵继祖采用了朱氏攻城新战术。此地也不用架桥,乘着黑夜悄悄把10辆云梯车推过河,把战墙安置好,短弓队跟着进入阵地隐蔽。
天色蒙蒙亮时,连成一排的云梯就靠上了西门城墙的垛口。当天色基本明亮,赵继祖就下令发起进攻。在接连不断的箭雨压制下,守军的弓箭手无法射杀“蚁兵”,虽然没有飞楼的助攻,步兵还是很快就登上城头,攻下了江阴。
随后,朱元璋晋升吴良为管军总管,镇守江阴。后来在江阴设置卫亲军指挥使司,晋升吴良为指挥使。
吴良镇守江阴十年,治理江阴卓有成效。史书评价曰:“良(吴良)雄伟、刚直,仁恕、简约,声色、货利,一无所好。训将练兵常如寇(战时)。至暇(空余)则延(招请)儒生,讲论经史;新(兴)学宫,立社学(村学);大开屯田,均徭(平均徭役)省赋(减少赋税)。在境(江阴)十年,封疆宴然(安乐)。太祖(朱元璋)常曰:吴良之功,车马、珠玉不足旌(表彰)其劳也。”
吴良,(1323—1381年),安丰路濠州定远县(今安徽滁州市定远)人。朱元璋闯天下24骑之一,明朝开国功臣。
1353年,朱元璋回乡招兵,应招入伍。
1354年正月,随镇抚朱元璋攻打横涧山元廷黄军,始任帐前先锋。二月,随朱元璋夺取定远后,担任千夫长。
1354年七月,随朱元璋攻占滁州后,晋升镇抚。十二月,随总管朱元璋参加六合保卫战,取得胜利。
1355年二月,随总兵朱元璋参加和州保卫战。
↑返回顶部↑
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秦望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风土记〉云:‘本名峨耳山,昔秦始皇登山四顾,因号秦望山’”。
山的南麓有一条古道,叫秦望路。至今还在。
秦望山驻扎了张士诚一支三千兵马的军队,他们发现吴军前锋后,离开山寨过渠进行阻击。当时,成三行行军的赵继祖与郭天禄迅速拉开,左右两行部队形成大鹏展翅,奋勇拼杀,周军没有占到便宜。
双方激战到一半,天不作美,突然挂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这些周军将士养尊处优较长时间,适应不了风雨中作战,马上撤退,妄图逃回山寨。赵继祖指挥吴军将士冒雨追击,一路杀进山寨,消灭了这支周军,占据了秦望山。
当晚在山寨吃饭时,赵继祖对郭天禄、吴良等说道:“他们若不下山拦吾,吾岂知此处有兵?攻城时若从背后袭吾,则吃大亏也。”
翌日清晨,阳光灿烂,吴军兵临江阴西门。天庆门前的运河宽约50米,河上有桥,对着城门。按照朱元璋的嘱咐,赵继祖采用了朱氏攻城新战术。此地也不用架桥,乘着黑夜悄悄把10辆云梯车推过河,把战墙安置好,短弓队跟着进入阵地隐蔽。
天色蒙蒙亮时,连成一排的云梯就靠上了西门城墙的垛口。当天色基本明亮,赵继祖就下令发起进攻。在接连不断的箭雨压制下,守军的弓箭手无法射杀“蚁兵”,虽然没有飞楼的助攻,步兵还是很快就登上城头,攻下了江阴。
随后,朱元璋晋升吴良为管军总管,镇守江阴。后来在江阴设置卫亲军指挥使司,晋升吴良为指挥使。
吴良镇守江阴十年,治理江阴卓有成效。史书评价曰:“良(吴良)雄伟、刚直,仁恕、简约,声色、货利,一无所好。训将练兵常如寇(战时)。至暇(空余)则延(招请)儒生,讲论经史;新(兴)学宫,立社学(村学);大开屯田,均徭(平均徭役)省赋(减少赋税)。在境(江阴)十年,封疆宴然(安乐)。太祖(朱元璋)常曰:吴良之功,车马、珠玉不足旌(表彰)其劳也。”
吴良,(1323—1381年),安丰路濠州定远县(今安徽滁州市定远)人。朱元璋闯天下24骑之一,明朝开国功臣。
1353年,朱元璋回乡招兵,应招入伍。
1354年正月,随镇抚朱元璋攻打横涧山元廷黄军,始任帐前先锋。二月,随朱元璋夺取定远后,担任千夫长。
1354年七月,随朱元璋攻占滁州后,晋升镇抚。十二月,随总管朱元璋参加六合保卫战,取得胜利。
1355年二月,随总兵朱元璋参加和州保卫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