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刘福通灭元廷急于求成 朱元(3 / 6)
毛贵率部先攻占了海港城市海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然后夺取海船北上进入山东半岛。
二月壬申(二十七)日,毛贵率部攻打了益都路(治所今山东青州市)的胶州(今山东胶州市)。元臣枢密院佥院(从三品)托欢战死,毛贵红军占领胶州。
三月庚辰日(初六),“宋国”东路军元帅毛贵攻克般阳府路(治所在今淄博市淄川区)的莱州(今属山东),守臣宣慰院副使(从二品)释嘉纳被杀死。
再说1357年三月辛巳日(初七),徐达、汤和、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及胡大海所部同时从六面猛攻常州,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张士诚的督军大将吕珍胆战心惊,当天城池虽然没有攻破,他却在夜晚带着几个亲随悄悄出城逃遁。
次日,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六路大军再次进攻常州,守城将士得知督军溜之大吉,无心卖命恋战。最后,纷纷放弃抵抗,缴械投降。
捷报送到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大喜,通令封赏:
晋升廖永安为江南行枢密院同佥(元朝职俸正四品),俞通海为江南行枢密院判官(元朝职俸正五品),张德胜为太平府分枢密院判官。
任命常遇春为中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晋升唐胜宗为中翼统军元帅、陈德为中翼右副元帅、桑世杰为中翼管军总管。
晋升赵德胜为左翼统军左副元帅,晋升郭兴为天兴翼统军元帅。
吴王这次增设了中翼元帅府,是明确左、右、中三翼元帅府统领的部队为三支野战主力部队。
朱元璋这是借鉴元廷初期的军事组织编制——左军、右军、中军、前军、后军。
常遇春已经提前晋升统军大元帅,置于中翼元帅府,军阶高于所有元帅。
朱元璋还晋升胡大海为右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仅次于常遇春),暂时在吴王帐下负责宿卫。已任右翼元帅府的统军副元帅华云龙及领兵副元帅则由胡大海节制。
胡大海原是都先锋,属于破格提拔。朱元璋发现他不仅杀敌威猛,带兵有方,而且谦卑礼让,有令则行,从无二话,非常忠诚。
三月丁亥(十三)日,朱元璋晋升汤和为江南行枢密院同佥(原是代理同佥)兼常州府总管,率部镇守、治理常州府。
↑返回顶部↑
二月壬申(二十七)日,毛贵率部攻打了益都路(治所今山东青州市)的胶州(今山东胶州市)。元臣枢密院佥院(从三品)托欢战死,毛贵红军占领胶州。
三月庚辰日(初六),“宋国”东路军元帅毛贵攻克般阳府路(治所在今淄博市淄川区)的莱州(今属山东),守臣宣慰院副使(从二品)释嘉纳被杀死。
再说1357年三月辛巳日(初七),徐达、汤和、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及胡大海所部同时从六面猛攻常州,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张士诚的督军大将吕珍胆战心惊,当天城池虽然没有攻破,他却在夜晚带着几个亲随悄悄出城逃遁。
次日,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六路大军再次进攻常州,守城将士得知督军溜之大吉,无心卖命恋战。最后,纷纷放弃抵抗,缴械投降。
捷报送到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大喜,通令封赏:
晋升廖永安为江南行枢密院同佥(元朝职俸正四品),俞通海为江南行枢密院判官(元朝职俸正五品),张德胜为太平府分枢密院判官。
任命常遇春为中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晋升唐胜宗为中翼统军元帅、陈德为中翼右副元帅、桑世杰为中翼管军总管。
晋升赵德胜为左翼统军左副元帅,晋升郭兴为天兴翼统军元帅。
吴王这次增设了中翼元帅府,是明确左、右、中三翼元帅府统领的部队为三支野战主力部队。
朱元璋这是借鉴元廷初期的军事组织编制——左军、右军、中军、前军、后军。
常遇春已经提前晋升统军大元帅,置于中翼元帅府,军阶高于所有元帅。
朱元璋还晋升胡大海为右翼元帅府统军大元帅(仅次于常遇春),暂时在吴王帐下负责宿卫。已任右翼元帅府的统军副元帅华云龙及领兵副元帅则由胡大海节制。
胡大海原是都先锋,属于破格提拔。朱元璋发现他不仅杀敌威猛,带兵有方,而且谦卑礼让,有令则行,从无二话,非常忠诚。
三月丁亥(十三)日,朱元璋晋升汤和为江南行枢密院同佥(原是代理同佥)兼常州府总管,率部镇守、治理常州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