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托克托被流放饮酒而亡 保太(6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朱元璋称赞他“处理机要,屡献忠谋”。

  朱氏红军渡江攻占太平路城,引起元廷的严重关切,命令长江裕溪口的水师讨伐。

  六月初,元军水师大元帅曼济哈雅命行省右丞(正二品)阿鲁灰、行御史中丞(正二品)蛮子海牙统领40艘中型战舰(载一万兵马)前往采石矶,配合陈埜先的黄军伺机夺回太平城。

  事先,河南江北行省奉旨调遣淮南民兵元帅陈埜先三万兵马,由曼济哈雅的水师船队从江浦县(今南京浦口区江浦街道)的浦口载其过江上岸,到集庆路江宁县(今南京江宁区)的方山(宋称天印山)建寨驻扎、训练。此山高200多米。

  六月初五,陈埜先和义子陈兆先分别带领全部兵马在采石镇集结完毕。

  朱元璋探知他们将于初七攻城,便带领总管汤和、邓愈实地考察、研究了城外四周的地形。随后,命镇抚花云所部在襄城河北面埋伏。

  襄城河(今锁溪河)位于太平城(当涂县古城)北面。河上只有一桥,叫襄城桥,正对北门清源门,约2里地,桥北的一条驿道直通北门。

  初七天亮前,花云携千夫长郑遇霖、耿炳文、唐胜宗及4000兵马在就悄悄出城,埋伏在桥北驿道东边约一里地的树林里。

  六月辛酉日(初七),蛮子海牙用大船运了几块巨石到姑溪河的入江处,卸在河口。他认为悍勇的郑埜先定会破城。这是封堵朱氏红军从南门乘船撤退之路。城南姑溪河有不少民船。

  这天上午,陈埜先带领身穿黄衣的10000民兵趾高气扬地到达襄城桥,排成三行的前锋部队过桥约500米时,看见前面200米远驿道两边有红军两个长方形步兵阵。每个兵阵为20排、100行。

  右边方阵前面是两位将军骑马挺立,一位是张赫,一位是张德胜。左边方阵前面也是两位将军骑马挺立,一位是徐达,一位是胡大海。个个身穿缴获的元将柳叶铠甲袍,腰围白色小蓝花袍肚,除了张德胜,头上戴的全是红色雷巾。

  时年23岁的徐达生一张略长的“甲”字脸,稍瘦,颌骨微收,下巴略圆。长一对剑眉——长而直,宽而秀,居高于额,紧而不乱,尾微上扬。眉下嵌一双鹳形眼。其印堂平满开阔,下方是通天悬胆鼻——山根高耸通天,年寿丰满,准头圆润,势如悬胆;兰台、廷尉分明,法令隐隐而藏。

  古代面相学认为:剑眉主使子孙众多,极为高寿。鹳形眼者文武双全,非常富贵。通天悬胆鼻比较罕见,有此鼻者少年时必被奇特贵人吸引,得到提携。应是人上之人,福禄寿统全。

  左副元帅朱元璋携亲军指挥冯国用、冯国胜、总管汤和、邓愈立于北门城楼前,注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陈埜先没有想到朱元璋竟敢派兵出城迎战,事先的计划完全被打乱,急忙下令已过河的3000余人纵队改成横排长方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