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第38节(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33章

  “号外!号外!南炎洲发现特大金矿!”

  “什么?金矿,给我来一份!”“也给我一份!”“还有我!”报童才吆喝了一嗓子,旁边茶馆里的人立马来了精神,当下都招呼起来,反正一份报纸也就一个子,看完了拿回去糊墙也不亏!

  报童咧着嘴,忙不迭地将报纸送到各个茶桌上,收了钱,兴高采烈地往前走了一段,又吆喝了起来。

  有谁不喜欢黄金呢!这年头事死如事生,就算是普通百姓,只要有条件的话,也是要陪葬一些财货的。现在随着不断对外开拓,大汉百姓也富裕起来了,因此,民间即便陪葬不起金饼,但是弄点金饰什么的也是正常操作,所以,黄金在市面上一直是供不应求。

  刘昌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刘恒薄葬,他自个也宣称会薄葬,少府还烧制了各种陶器瓷器作为明器,但凡是人间有的东西,就没烧制不出来的,偏生大家都是既要又要,陶瓷的庄园牲畜仆役得有,黄金更是得有,弄得刘昌恨不得先搞个摸金校尉出来,将埋在地底下的黄金弄出来重新利用。可惜的是,他还算是有底线,没真的这么做。

  民间如今已经开始通行纸币,黄金作为货币属性的价值大大降低,但是,这玩意是工业上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都叫人埋地底下去了,那还怎么搞!

  像是现在,刘昌想要回收黄金,只能拿酹金做文章,自从抓了几个酹金成色不足的彻侯夺爵罢官之后,大家在这事上都谨慎了许多,起码近几年是不敢在这等事情上玩猫腻了,可是,每年供奉宗庙的酹金比起民间陪葬的黄金,那真是差远了。但是想要扭转这等风向,真不是什么容易得事情,还得潜移默化。

  刘昌登基第二年,就改元建元,下达的第一条诏令就是摊丁入亩,永不加赋,还各种鼓励生育,这么多年下来,大汉人口持续爆炸式增长。反正按照现在大汉的政策,不论男女,只要你年满十五岁,就能授田,无非就是授田的地方比较偏远而已。到了地方之后,你可以选择自个耕种,也可以选择带着自家的土地加入屯垦军团。总之,现在根本不用愁生下来养不起,朝廷还广建村学,为适龄儿童提供六年义务教育,不仅不用学费,还补贴一顿午餐。当然,想要继续深造,就得要学费了。

  不过,对于教育,汉人还都是肯投资的,汉家疆域越来越大,需要的基层官员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都有相应的学历要求,当然,你要是肯到偏远地方去,学历要求可以放宽,却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懂。

  前些年的时候,这一系列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百姓移民到天南海北中去,可如今已经不够了,大家已经意识到,比起种地,其实做工更赚钱一些,授田你得背井离乡,做工只要到附近的工业区就行了。

  所以,刺激移民就得有点更劲爆的东西,比如说黄金。

  所谓的南炎洲就是澳洲,但是既然如今被大汉发现了,肯定得按照大汉的方法来命名,就像是之前环球探索中被发现的美洲,如今已经被命名为殷洲一样,主要是因为上头那些印第安人,看起来跟汉人人种差不多,又有人在刘昌的示意下,考证出这些人的祖先是当年殷商的后裔,如此也是同根同种,算是落难的同胞,在大汉这边炮制出来的证据摆出来之后,还处在原始部落制的印第安人立马欢天喜地地接受了自己殷商后裔的身份,开始生疏地学汉语,穿汉服,回归华夏大家庭了。

  能有这样待遇的也就是印第安人了,或许还能加上罗马人,罗马人在之前的记载中不是大夏就是大秦,主要他们长得跟汉人也比较相似,都是黑发黑眸,即便肤色略有差异,差距也不算大。

  不过汉家如今也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跟罗马进行商业上的往来,来自大汉的商品已经将罗马那些贵族元老迷得神魂颠倒,从上到下均以使用来自东方的物品为荣,上层穿丝绸,中层穿细棉布,上层用瓷器和水晶玻璃,中层用搪瓷甚至是不锈钢器具,但凡是个罗马公民,家里没点来自大汉的装饰,出门都抬不起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