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在谋朝篡位中 第12节(4 / 7)
那小吏赶紧摇头,说道:“这倒是没有听说,不过咱们这里就在前线边境,按照大王的意思,这是未雨绸缪,免得万一匈奴人来了,却来不及抵挡,平白遭殃!”
这小吏说着就开始兴奋起来,他可是检验过棱堡的防御力的,这年头,军功最重,若真是匈奴入寇,以棱堡的防御力,他们定然要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也能捞到不少军功,到时候应该爵位还能往上提一提,家里就能多养两个奴仆,子孙回头也能多分一些土地!
刘喜听了,也ren不住往西边看了看,他这会儿同样有些期盼那些匈奴人的到来了。
第46章
匈奴那边的事情暂且没什么好说的,如今摆在刘昌面前的却是婚事。
刘昌的王后暂时还没定下来,但是当年已经定下了箕准的女儿为夫人。原本他如今还在母孝之中,但是,他现在的身份与以前不一样了。他若只是个王太子,那么,遵从周礼,守个三年也是无所谓的事情,他毕竟还年轻。但是他如今已经是辽王了,即便是按照如今汉室的规定,两千石以上守孝便是以日代月,三十六天就行。何况,他这个位置,下头的人自然是希望他早日成婚,诞下子嗣的。
这年头人均寿命并不高,谁也不知道刘昌能活多久,万一生孩子生晚了,或者是没孩子出了什么事,那辽国以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直接被摘了桃子?
所以,吕义等人在朝堂上反复劝诫,要刘昌早日成婚,好生下子嗣。只是,他们又觉得,朝鲜本土的贵女不适合成为刘昌的王后,所以,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先将箕准的女儿娶回来。
到了刘昌这个地位,婚事什么的,还真是很难自己做主,他也不是那种满脑子情情爱爱的恋爱脑,也没经历过什么刻骨铭心、非你不可的爱情,所以,面对下面臣子的劝谏,他虽说觉得自己这时候年纪还小,但是出于安抚人心的想法,还是答应了下来。
吕义他们其实很遗憾,他们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带上吕氏本家的女儿,要不然再让刘昌娶个吕氏女,那就完美了。如今嘛,说不得刘昌的正妻就得长安那边决定,还不知道长安那边给他安排个什么样的女子!
在还没有王后的情况下,刘昌与箕准之女的婚事就叫人极为瞩目。长安那边原本就听说了消息,虽说不至于专门派人过来观礼,却也同样命人送来了一份贺礼。各个部族也纷纷张罗了起来,他们如今日子好过了,将刘昌简直是奉若神明,他们是最不希望刘昌有什么问题的人,因此,一个个竭尽全力,恨不得穷搜天下,将最好的东西都送上来。
箕准那边如今也很老实,他连卫满都斗不过,如今手里就这点人,哪里还硬得过刘昌,要不是实在拉不下面子,他都想要直接找刘昌求归附了。
实际上,箕准那里其实如今就跟归附差不多了,他当初也就带了一两千人过来,攻占了马韩的一部分,自立为王,但实际上真算不上什么,这里原本就小族林立,像是所谓的马韩,史书上号称一共五十四国,其实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部落,一丁点大地方,就自称为王。当初秦国一统六国时,一些人受不了秦法的严苛,也跑到这边来,然后建立了辰韩,另外还有个弁辰,同样小国林立,一国也就是几千户罢了,真算不上什么。
自从刘昌拿下了朝鲜之后,就将这里纳入到了辽国的经济辐射圈里。他也不提攻占这里的事情,反正就是往这边收购各种原材料,倾销商品,另外就是征召劳工对当地进行开发。
三韩这边文明程度其实还不错,毕竟这里算是辽东半岛比较偏南的地方了,若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大概划个小木盆都能飘到中原去,所以,跟中原文化交流非常密切。所以,这里的人也养蚕织布,种植粟米,修建城池,像是辰韩还从中原学来了冶铁技术,光是靠着冶炼铁器,就能活得非常滋润。
↑返回顶部↑
这小吏说着就开始兴奋起来,他可是检验过棱堡的防御力的,这年头,军功最重,若真是匈奴入寇,以棱堡的防御力,他们定然要吃不了兜着走,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也能捞到不少军功,到时候应该爵位还能往上提一提,家里就能多养两个奴仆,子孙回头也能多分一些土地!
刘喜听了,也ren不住往西边看了看,他这会儿同样有些期盼那些匈奴人的到来了。
第46章
匈奴那边的事情暂且没什么好说的,如今摆在刘昌面前的却是婚事。
刘昌的王后暂时还没定下来,但是当年已经定下了箕准的女儿为夫人。原本他如今还在母孝之中,但是,他现在的身份与以前不一样了。他若只是个王太子,那么,遵从周礼,守个三年也是无所谓的事情,他毕竟还年轻。但是他如今已经是辽王了,即便是按照如今汉室的规定,两千石以上守孝便是以日代月,三十六天就行。何况,他这个位置,下头的人自然是希望他早日成婚,诞下子嗣的。
这年头人均寿命并不高,谁也不知道刘昌能活多久,万一生孩子生晚了,或者是没孩子出了什么事,那辽国以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直接被摘了桃子?
所以,吕义等人在朝堂上反复劝诫,要刘昌早日成婚,好生下子嗣。只是,他们又觉得,朝鲜本土的贵女不适合成为刘昌的王后,所以,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先将箕准的女儿娶回来。
到了刘昌这个地位,婚事什么的,还真是很难自己做主,他也不是那种满脑子情情爱爱的恋爱脑,也没经历过什么刻骨铭心、非你不可的爱情,所以,面对下面臣子的劝谏,他虽说觉得自己这时候年纪还小,但是出于安抚人心的想法,还是答应了下来。
吕义他们其实很遗憾,他们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带上吕氏本家的女儿,要不然再让刘昌娶个吕氏女,那就完美了。如今嘛,说不得刘昌的正妻就得长安那边决定,还不知道长安那边给他安排个什么样的女子!
在还没有王后的情况下,刘昌与箕准之女的婚事就叫人极为瞩目。长安那边原本就听说了消息,虽说不至于专门派人过来观礼,却也同样命人送来了一份贺礼。各个部族也纷纷张罗了起来,他们如今日子好过了,将刘昌简直是奉若神明,他们是最不希望刘昌有什么问题的人,因此,一个个竭尽全力,恨不得穷搜天下,将最好的东西都送上来。
箕准那边如今也很老实,他连卫满都斗不过,如今手里就这点人,哪里还硬得过刘昌,要不是实在拉不下面子,他都想要直接找刘昌求归附了。
实际上,箕准那里其实如今就跟归附差不多了,他当初也就带了一两千人过来,攻占了马韩的一部分,自立为王,但实际上真算不上什么,这里原本就小族林立,像是所谓的马韩,史书上号称一共五十四国,其实就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部落,一丁点大地方,就自称为王。当初秦国一统六国时,一些人受不了秦法的严苛,也跑到这边来,然后建立了辰韩,另外还有个弁辰,同样小国林立,一国也就是几千户罢了,真算不上什么。
自从刘昌拿下了朝鲜之后,就将这里纳入到了辽国的经济辐射圈里。他也不提攻占这里的事情,反正就是往这边收购各种原材料,倾销商品,另外就是征召劳工对当地进行开发。
三韩这边文明程度其实还不错,毕竟这里算是辽东半岛比较偏南的地方了,若是风平浪静的时候,大概划个小木盆都能飘到中原去,所以,跟中原文化交流非常密切。所以,这里的人也养蚕织布,种植粟米,修建城池,像是辰韩还从中原学来了冶铁技术,光是靠着冶炼铁器,就能活得非常滋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