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府医交代了几句,便又回去继续治伤。顾子俨跟门神似的立在门口,似乎要等顾静瑶治完伤才肯离开刑部衙门。

  谢柏峥没说什么,回过头发现霍靖川在廊下等着他。

  谢柏峥走过去,与他并行。从刑部衙门出来,霍靖川道:“郭侍郎会将此案再拖上一阵子,看会不会有转机。”

  谢柏峥:“会有吗?”

  霍靖川静了静,似是下了某种决心一般。他道:“会有的。”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死一个顾静瑶简直再容易不过。可是霍靖川说的转机,却也很快便来了。

  两日后,朝堂上又为清田一事闹了起来。

  左都御史朱穆清带着言官们参奏,各地陆续有官员为了清田妨碍生产,以至民不聊生,民间怨声载道。

  朱大人上奏时,跪得直挺挺的,像是有一根文人风骨始终支撑着他。他虽是进士出身,却不是个只会起哄架秧子的言官,他监察百官却也敢直言上谏:“陛下,清丈田亩,还天下清明,本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此事实在不宜操之过急,更不能推行此令而耽误农时!若长此以往,恐令民生凋敝啊!”

  朱穆清语调昂扬,可永寿帝却无动于衷。霍平祯只觉得朱穆清不识好歹,故而一言不发。

  “如今已是六月,说话就要入秋,此时不许百姓们耕种,到时候等着百姓们都被饿死吗?”

  朱穆清再道:“陛下,臣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还请陛下救生民于水火!”

  朱大人说的是民生之计,可锦衣玉食的皇帝不知道,也不理解。寻常百姓们都是手停口停,今年的粮食不种下去,等不到来年就会弹尽粮绝。

  太平年间,没有水患没有干旱,难不成要硬生生造出一个灾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