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巾帼英雄容诗棉(6)(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村外响起的枪声无疑是关锦璘和他的手下人制造出来的,容诗棉对关锦璘的神速感到吃惊;可他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夫君是个智勇双全的男人。

  容诗棉估计了一下时间,从关锦璘和她亲密后走出卧室;再从关锦璘离开紫荆村赶往岐阳县打电话算起;前后的时间最多也就40分钟。

  40分钟时间里能在村外响起枪声,那就说明关锦璘带来的是岐阳县的武装力量。

  天宝城里的警卫部队40分钟要赶到紫荆村那是不可能的。

  天宝城到紫荆村的精确路程时80公里160华里。

  160华里要是跑步前进,每小时按0里计算需要8个小时。

  160华里路要是骑马,一般的马匹一小时跑40里也得4小时。

  当然成吉思汗的蒙古马队一天能跑700华里路,每天按10个小时算,一小时就是70华里。

  一小时跑70华里路的马不是一匹而是三四匹,蒙古大军在长途奔袭中是不下马的;三四匹马轮换着骑,吃饭也在马背上使用牛肉干;渴了在马脖子上扎一刀饮马血。看似残忍但却十分实惠。

  160华里路要是乘坐汽车,由于道路不平坦也得一个多钟头。

  关锦璘40分钟带来武装,只能是岐阳县的保警团和自卫队。

  还有一点更重要,关锦璘率领武装力量赶来紫荆村后没有直接进村;却在村外鸣枪示警。

  个中的因由很简单——害怕伤及百姓,但又要对小鬼子发出警告:悠着点,不要再张狂。

  容诗棉一想起关锦璘就在村外给自己做后盾,心中便就更加坦然和自信。

  营救王丙宽,是容诗棉正义力量的迸发;也是容诗棉情绪的宣泄,王丙宽脱离敌手手获得新生;容诗棉心中十分欣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