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埋骨何须桑梓地(8)(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做了囚犯的宋徽宗也幡然醒悟,觉得自己执政期间重用奸臣;强文轻武致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于悲痛中写了不少催人泪下的落难诗;《在北题壁》就是脍炙人口的一首: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作为一位天子而成为阶下囚,昔日的荣华富贵转眼烟云,心中自然充满了感伤。

  《在北题壁》这首诗写得凄切哀苦,从诗中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这样破败不堪的场面;我们很容易理解徽宗皇帝回忆起自己千门万户,美轮美奂的皇宫。

  想起他一呼百应,炊金馔玉的生活;为了建造艮岳而不惜人力物力从江南弄来奇花异草的行径。

  但被押五国城后是被囚禁在一口形状像井的监舍中,滚草盖絮生活凄苦;对照恶劣的环境,徽宗这样的性情中人越能体会到他的苦闷。

  后两句“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回首故国,恨无寄书人,包括了无数的对往事的困惑、迷恋及深切的悲慨。

  “三千里”极言其远,“目断天南”很具体地刻绘出徽宗满怀的愁怨。

  徽宗想捎信说些什么呢?是希望故臣来解救?是向亲属们诉苦?还是对自己在位时荒淫无道酿成国变而忏悔?诗中没有明说,读者可以自己去揣测。

  赵佶这首绝句,很容易使人想到南唐后主李煜的两首词,都是皇帝被俘的悲叹。

  一首是《虞美人》,写于被俘后,寄托亡国之痛,今昔之悲,上片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也是见景起兴,思念故国,与赵佶《在北题壁》内容景物不同;中心意思完全一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