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大同学园血染红(1)(3 / 4)
鼓励剧社对节目在进行精益救精,在天宝市人民剧场公开演出;还要去乡下给农民兄弟演出。
《放下你的屠刀》演出结束后,中岛一郎神情肃穆地走上台。
中岛一郎今日着一件青蓝色长袍,头戴一顶巴拿马礼貌;玳瑁眼镜片下的目光炯炯有神。
中岛一郎走上太后将早就准备好的《通俗讲义》搁在舞台上那张桌子上,把桌面上的麦克风按了按自我介绍道:“鄙人中岛一郎,此前是日本上海宪兵司令部少将司令官,来到中国前还是东京大学的教授!”
扩音器将中岛一郎的声音高分贝向四面八方传出去,学员们感动不已;默默议论:少将司令官也在大同学园?
中岛一郎振振精神开始了他的《三字经》讲授。
“《三字经》是一本启蒙书,中国的孩童学识字,读的就是《三字经》;老夫为什么要给大同学园的同学们教授《三字经》?那是因为大家要从头学起!从头学起知道吗?这是上帝在召唤,更有其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中岛一郎读一段经文;释解一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大家在日本经受的是武士道文化熏陶,武士道一开始还是很正义的,可是后来就有点邪恶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纠正过来。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接受教育。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返回顶部↑
《放下你的屠刀》演出结束后,中岛一郎神情肃穆地走上台。
中岛一郎今日着一件青蓝色长袍,头戴一顶巴拿马礼貌;玳瑁眼镜片下的目光炯炯有神。
中岛一郎走上太后将早就准备好的《通俗讲义》搁在舞台上那张桌子上,把桌面上的麦克风按了按自我介绍道:“鄙人中岛一郎,此前是日本上海宪兵司令部少将司令官,来到中国前还是东京大学的教授!”
扩音器将中岛一郎的声音高分贝向四面八方传出去,学员们感动不已;默默议论:少将司令官也在大同学园?
中岛一郎振振精神开始了他的《三字经》讲授。
“《三字经》是一本启蒙书,中国的孩童学识字,读的就是《三字经》;老夫为什么要给大同学园的同学们教授《三字经》?那是因为大家要从头学起!从头学起知道吗?这是上帝在召唤,更有其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中岛一郎读一段经文;释解一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大家在日本经受的是武士道文化熏陶,武士道一开始还是很正义的,可是后来就有点邪恶了;因此必须通过学习纠正过来。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接受教育。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