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月落乌啼霜满天(2)(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的事实证明,蜂鸟提供的军事情报是完全正确的。

  1941年1月7日清晨7时许,由18架飞机组成的日军首批攻击机群猛烈攻击珍珠港。

  1小时后,日军又出动191架飞机编队实施第二次攻击。

  结果击沉美战列舰5艘,击伤艘,毁损其他舰艇10艘;击毁飞机188架,击伤91架;美军官兵死408人,伤000余人;美太平洋舰队受重创。

  日军仅损失微型潜艇5艘、飞机9架,战死者不足百人。

  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暂时取得太平洋区域的军事优势,乘机大举南进,侵略东南亚诸国。

  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对美国开战,给中国战场提供了喘息的机会。

  关锦璘的谏言信这样写道——“委员长蒋公主席阁下:自七七楼沟桥事变后全国各族人民在委员长的领导下。开辟了东方军民抗击侵略者的新战场。

  “委员长运筹帷幄,睿智的军事才能,在整个战争的前期发挥得淋漓尽致;国家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方针得到有理贯彻和落实,全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开创出抗击倭寇的新局面!”

  关锦璘必须现将蒋介石奉承一番,要不直来直去的指点弊端已经会引起人家的厌恶不讨巧。

  关锦璘是留洋博士,从小受中国传统礼教熏陶;先礼后兵的道理还是懂的!

  谏言信接着写道:“锦璘一介书生留洋于英伦半岛,学得棉花种植技术本想实业救国;哪想倭寇侵我我国土,委员长号召全国民众奋起反抗;锦璘受国恩多矣岂能落后,赴前线御敌被委员长重用;锦璘感恩戴德!”

  这段话似有吹捧之意,是先礼后兵的继续。

  “实践证明,惟委员长是中国抗日领袖当之无愧;锦璘不能实业救国,聚集于领袖麾下做军队后勤保障实为大幸,被委员长任命为大后方中将总督都更是感激涕零!锦璘感谢委员长的信任和栽培,但有些话不能不讲;直言不讳方显吾辈刚正不阿之精神!”

  语气加重,颂扬和揶揄、讽刺、鞭笞交相呼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