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新场镇窦银子认母(4)(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观”这个名词好像是“文革”的产物,窦文涛时代的人似乎不知道何为三观;他只知道老夫子讲过“男女授受不亲”的话。

  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一旦有人违反,就是大逆不道;尤其是女性,就是淫荡之妇遭人唾弃。

  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大行其道,尽管民国政府建立后不断提倡解放思想,男女平等。

  然而王家集不是北京城,也非上海滩;解放思想只能作为一种口号喊喊而已,要真正地行动起来恐怕还是牛年马月。

  倘若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仅仅停留在盯看层面,也就只是个事情而不会形成事件。

  但窦文涛从王桂花盯看自己的眼神中已经感悟出不可抑压的奔放感情和强烈火花。

  王桂花是王学董的女儿,年龄已满18岁;思想活络,意识超前;是王家集第一个受“五四”之风熏染的女青年。

  王桂花体态丰盈,三围凸显,唇红齿白,两只有神的眼睛就像山涧的黑葡萄;是人见人爱的那种女性。

  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还是窦文涛自作多情想入菲菲?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桂花喜欢上英俊伟岸的窦文涛了;才在课堂上那么大胆地盯看他。

  王桂花在课堂上盯看窦文涛只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她打算给心中燃烧起来的爱情火苗再加一点油——她要和窦文涛单独相处。

  如何才能跟窦文涛单独相处呢?王桂花寻思几天滤清一个思路——去他的办公室。

  窦文涛是开明学堂惟一一个住校的教员,其他教员一到夜晚都会回到距离学堂不远的家中和老婆孩子热炕头。

  窦文涛回不去,他家在黄河南边的潼关县——隔山百里不算远,隔河咫尺遥在天——每个星期天才能回去一次,平时就住在古庙里吃住。

  王桂花打算在学生放学后,上窦文涛的居室跟他会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