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蝙蝠行动假钞案(39)(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大利建筑师将哥特风格的建筑手法运用在洞窟设计中,又吸纳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才有了洞窟的大门——墙壁,控制墙壁的机关——山水画上的仿真黑蝴蝶。

  而意大利建筑师对洞窟设计的灵感全是来自中国的园林建筑。

  7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文化史上有一个词语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中国风。

  当时中国的瓷器、壁纸、刺绣、服装、家具、建筑等风靡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园林,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短短几十年间,欧洲大陆上兴建了不少中式建筑。

  18世纪的欧洲花园多为庄园府邸的附属花园,供主人游览观赏之用,多数为私家。

  如瑞典的“中国宫”,法国的“红楼”

  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

  由于部分花园是从古典式改建而来,还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义的手法,东西合璧的做法比较多见。

  这时的欧洲中国园林,多数是在局部模仿,手法比较简单。

  自然风致园相对中国传统园林而言,处理过于粗糙,类似荒野的景色,缺乏中国园林的精心布置。

  图画式园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中国建筑,不过模仿得不太地道。比如德国慕尼黑英国公园里的“中国塔”。

  而山本宪藏请来的意大利建筑师,不禁熟识18世纪欧洲大陆的中国风;而且来中国后对杭州、苏州的中国本土园林建筑颇有研究。

  这样一个大建筑师,设计营造一个小小洞窟还不是顺手拈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