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45(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手轻拨琴弦声音优美清澈悦耳,似小桥流水般的声音引人入胜,仿佛之间,进入梦幻般的陷阱,不觉沉醉其中,不过多时音色一变,抚出来的曲音仿佛醇酒一般醉人心扉,让人欲罢不能,自琴弦飘出的声音越来越柔,仿佛在无形之间勾住人的心魂,让人能随着琴音欲生欲死,缠绵不绝。

  身后传来脚步声,只当不知,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抚弹着,半晌,一曲终了,自己顺了顺衣角,站起身,垂下睫毛,细长的影子在眼窝处轻晃。

  乾隆不觉得看呆了,走上前来。

  张贵人极其惊讶的忙行礼道:“皇上吉祥。”

  乾隆上前扶起张贵人,望着眼见的美人,眉目如画,面颊不施粉黛,三千青丝随意用珍珠链层层绾起,一朵清新别致的百合斜插在脑后,整个人看起来清清爽爽,娴静优雅,宛若出尘 。

  双十年华的美人在眼前,乾隆早忘记奔四张的令妃了。

  等着乾隆的令妃,听说乾隆留在了张贵人处,气的摔了几个茶杯。

  容嬷嬷进来,挥退了伺候的宫女道:“令妃气的摔了好几个茶杯,听着真是解气。”

  景娴看了一眼窗外道:“明日又该启程了,今晚好好休息。”

  五月末,浩浩荡荡的队伍到了泰安境内。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于泰山”,泰山成为天的象征。于是号为天子的帝王便于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上古以来,在中国历史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极其隆重的旷世大典。这就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封禅大典”。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封禅篇》中说,“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报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也。”一代帝王登封泰山,即被视为天下太平、国家兴旺的标志,皇帝本人也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真龙天子”。如果哪一个帝王不封禅,就说明他功绩不大、政权不稳。至于侯王将相更是把躬逢登礼看作是终生难得的最高荣誉。

  乾隆十三年时陪同皇太后一起东巡泰山,此后,每次到泰安必等泰山,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皇帝陪同皇太后一齐登岱顶,众臣也都两边随侍,浩浩荡荡直上,路途中险要处,都事先架设了栈桥。在山顶碧霞祠,皇帝陪同皇太后祭祀了碧霞元君。自明以来,后宫都崇信女神,尤其是泰山圣母。乾隆喜题字作诗,今日自然是诗兴大发,众臣附和,乾隆心情更好了。

  最大的两个boss都去登泰山去了,景娴在行宫里感觉轻松了不少。

  永珲和宁萱刚刚能自己走,踉踉跄跄的看着就担心,身边跟着伺候的宫人,生怕两个小主子摔着了。

  一屋子的人都专心的盯着两个小主子,没听到皇后来了的通报。宁萱最先发现皇额娘来了,踉踉跄跄的向门口走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