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第131节(3 / 7)
齐恒倒不是顾念手足之情什么的,而是他当时对取胜尚无十足把握,乐得将这潭水搅浑,况且引君入瓮,将楚王调来京城更方便一网打尽,从而杜绝后患,怎料发生了这么多事,楚王夫妇仍迟迟不见踪影,齐恒还以为他四哥已灰溜溜逃回闽南了。
楚王其实有几分胆色,想着自己若能帮吴王登上大宝,便是从龙之功,居功至伟,何愁不能荣华富贵?给他换块好封地更是情理中事。
然而李凤娘劝住了丈夫,表示不必忙于启程,等吴王跟静王拼得两败俱伤时再来坐收渔利不是更好?
夫妻俩就这么一路游山玩水、载歌载舞,陶陶然回到京城,中途楚王更是没少猎艳,李凤娘强忍住将其推入湖心的冲动,想着等自己当了皇后再来收拾不迟——她看了那么些史书,多的是垂帘摄政的太后。
浑忘了自己膝下尚无嫡子,只有庶子。
然而等回到京城,一切全都变样,吴王竟败得如此迅速!皇帝不但改立静王为储,还这么快便禅位,老东西几时变得这般慈爱了?
李凤娘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十分痛心疾首,尤其听宫人们说起,吴王曾以温皇后要挟不许立齐恒为储,当时那种情况,倘若楚王在侧,不正是名正言顺的人选么?
就算不能为储,若立刻调转枪头对准吴王,大约也能得景德帝另眼相看。
李凤娘脸色灰败,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何幸运女神总站在徐宁那边?
但,也幸亏他们来得适时,以恭贺新君继位的名义求得原宥,否则藩王擅自离开封地,认真追究起来可是要问罪的。
楚王是个打蛇随棍上的脾气,趁机想求个恩典,谁当皇帝都好,能否给他换块封地?那地方他实在待得腻味了。
李凤娘也面露希冀。
齐恒笑眯眯道:“好啊,不知四哥可愿去蜀中接任?”
楚王识趣闭上嘴,比起巴蜀那种神秘莫测的恐怖地带,他还宁愿留在闽南忍受一帮小白脸的虎视眈眈呢。
楚王夫妇未能在京中久留,还得马不停蹄将老娘接回封地奉养——徐宁早看出惠妃是个挑事精,有她在,那帮太妃总难消停,为自己往后的清闲生活着想,还是尽快撵走这个刺头儿为宜。
↑返回顶部↑
楚王其实有几分胆色,想着自己若能帮吴王登上大宝,便是从龙之功,居功至伟,何愁不能荣华富贵?给他换块好封地更是情理中事。
然而李凤娘劝住了丈夫,表示不必忙于启程,等吴王跟静王拼得两败俱伤时再来坐收渔利不是更好?
夫妻俩就这么一路游山玩水、载歌载舞,陶陶然回到京城,中途楚王更是没少猎艳,李凤娘强忍住将其推入湖心的冲动,想着等自己当了皇后再来收拾不迟——她看了那么些史书,多的是垂帘摄政的太后。
浑忘了自己膝下尚无嫡子,只有庶子。
然而等回到京城,一切全都变样,吴王竟败得如此迅速!皇帝不但改立静王为储,还这么快便禅位,老东西几时变得这般慈爱了?
李凤娘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十分痛心疾首,尤其听宫人们说起,吴王曾以温皇后要挟不许立齐恒为储,当时那种情况,倘若楚王在侧,不正是名正言顺的人选么?
就算不能为储,若立刻调转枪头对准吴王,大约也能得景德帝另眼相看。
李凤娘脸色灰败,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何幸运女神总站在徐宁那边?
但,也幸亏他们来得适时,以恭贺新君继位的名义求得原宥,否则藩王擅自离开封地,认真追究起来可是要问罪的。
楚王是个打蛇随棍上的脾气,趁机想求个恩典,谁当皇帝都好,能否给他换块封地?那地方他实在待得腻味了。
李凤娘也面露希冀。
齐恒笑眯眯道:“好啊,不知四哥可愿去蜀中接任?”
楚王识趣闭上嘴,比起巴蜀那种神秘莫测的恐怖地带,他还宁愿留在闽南忍受一帮小白脸的虎视眈眈呢。
楚王夫妇未能在京中久留,还得马不停蹄将老娘接回封地奉养——徐宁早看出惠妃是个挑事精,有她在,那帮太妃总难消停,为自己往后的清闲生活着想,还是尽快撵走这个刺头儿为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