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第77节(6 / 7)
本来想趁机做个顺水人情,帮太后缓解膝下寂寞,然而邓太后吃一堑长一智,不想掺和这些。且比起旁人的孩子,她还是更期待老五媳妇,不知会生出怎样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最好是像徐宁,像老五就废了。
临近腊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冬汛扰乱帝都平静,淮北许多难民涌入到京城来,又因为流离失所无处御寒,天天都能在城墙边发现冻僵的尸骨。
冬日水患本就少见,且近几年大齐王朝干旱频发,洪涝却寥寥无几,以至于上下都缺乏应对之策。如今事出情急,景德帝也只能召集满朝文武群策群力,加紧赈灾。
命妇们也不能置身事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捐出头面首饰,徐宁虽是个悭吝的,眼见此等惨象亦不能袖手旁观,将铺子里近一年半的盈利悉数捐出,众人纷纷称赞静王妃大方。
也有胡贵妃这等刻薄人难免嘀咕,怎么不干脆将铺子卖掉,到底花钱买名声——她自己名下的产业比徐宁只多不少,却只轻飘飘捐出两到三成利润,可见要换位思考是很难的。
徐宁是不想竭泽而渔,否则再有下回,她该拿什么应对?
安王妃身为长嫂,号召妯娌们在京中开设粥棚,一则粥汤可以暖身,二则也能提供简单的栖身之所,听钦天监夜观星象,最近几天保不齐会有冻雨。
到这关口,吴王妃不得不摈弃前嫌,跟大嫂共同操持,至于那两位有身孕的,不妨将银钱交由她们,让她们代为料理,省得辛苦操劳震动胎气。
徐宁婉拒了,她并非不放心吴王妃,是放心不下她的钱,身为一个合格的生意人,她得保证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刀刃上,况且,只出钱跟出面是不一样的,光听名字,谁知道她们静王府背后付出多少?非得切切实实看到她的人,才会明白她所做的牺牲。
诚意伯听闻她要亲自驾车去往粥棚,觉得女儿太不理智,难民再大也大不过腹中皇嗣,倘若小世子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向静王交代?若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娘家人代办嘛,当爹的还能坑女儿?
连杜氏也觉着外头天寒地冻,很不必如此冒险,或者等胎气稳固之后也不迟,比方说再静养半个月。
然而徐宁很坚持,照目前的情势,年前灾情就该控制得差不多了,那时再出面又有何益?
阖府反对,齐恒却是唯一一个支持她的,自然因为他是利益导向,在大多时候,比其他人都要理智。
徐宁如此想,然而齐恒却道:“我知道反对无用,不如让你做点你想做的事,你会因此舒心些,对么?”
徐宁轻轻吻上他的唇,什么叫灵魂伴侣?这就是。
↑返回顶部↑
临近腊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冬汛扰乱帝都平静,淮北许多难民涌入到京城来,又因为流离失所无处御寒,天天都能在城墙边发现冻僵的尸骨。
冬日水患本就少见,且近几年大齐王朝干旱频发,洪涝却寥寥无几,以至于上下都缺乏应对之策。如今事出情急,景德帝也只能召集满朝文武群策群力,加紧赈灾。
命妇们也不能置身事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捐出头面首饰,徐宁虽是个悭吝的,眼见此等惨象亦不能袖手旁观,将铺子里近一年半的盈利悉数捐出,众人纷纷称赞静王妃大方。
也有胡贵妃这等刻薄人难免嘀咕,怎么不干脆将铺子卖掉,到底花钱买名声——她自己名下的产业比徐宁只多不少,却只轻飘飘捐出两到三成利润,可见要换位思考是很难的。
徐宁是不想竭泽而渔,否则再有下回,她该拿什么应对?
安王妃身为长嫂,号召妯娌们在京中开设粥棚,一则粥汤可以暖身,二则也能提供简单的栖身之所,听钦天监夜观星象,最近几天保不齐会有冻雨。
到这关口,吴王妃不得不摈弃前嫌,跟大嫂共同操持,至于那两位有身孕的,不妨将银钱交由她们,让她们代为料理,省得辛苦操劳震动胎气。
徐宁婉拒了,她并非不放心吴王妃,是放心不下她的钱,身为一个合格的生意人,她得保证每一分每一厘都用在刀刃上,况且,只出钱跟出面是不一样的,光听名字,谁知道她们静王府背后付出多少?非得切切实实看到她的人,才会明白她所做的牺牲。
诚意伯听闻她要亲自驾车去往粥棚,觉得女儿太不理智,难民再大也大不过腹中皇嗣,倘若小世子有个三长两短,该如何向静王交代?若实在不放心,可以让娘家人代办嘛,当爹的还能坑女儿?
连杜氏也觉着外头天寒地冻,很不必如此冒险,或者等胎气稳固之后也不迟,比方说再静养半个月。
然而徐宁很坚持,照目前的情势,年前灾情就该控制得差不多了,那时再出面又有何益?
阖府反对,齐恒却是唯一一个支持她的,自然因为他是利益导向,在大多时候,比其他人都要理智。
徐宁如此想,然而齐恒却道:“我知道反对无用,不如让你做点你想做的事,你会因此舒心些,对么?”
徐宁轻轻吻上他的唇,什么叫灵魂伴侣?这就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