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庶女生存手册 第39节(6 / 7)
安王几次想到养心殿陈情都被皇帝近臣挡了回来,着实委屈,他确实失察,可他真不是有心的啊!想他平日里战战兢兢,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怎么可能故意纵容手下屠寨呢?
陈贵妃也病倒了,皇帝下令将宫中事务暂且交由胡贵妃打理,亦未亲去陈贵妃床前探视,只让太医延医问药即可,一时间,甘泉宫变得门可罗雀。
与之相对,胡贵妃的住处却热闹非凡,嫔妃们争相到昭阳殿里请安问好,俨然胡氏已成为内定的女主人——无论为继后,或是未来储君之母,将来都将稳稳压过她们这些人。
比起大皇子的昏懦,二皇子无疑英明神武许多,面对刺杀那样果决,又雷厉风行查明真相捍卫公道,颇有景德帝当年纵横捭阖之风范,若真要议储,舍他其谁?
反之,楚王静王这两家就显得冷冷清清。齐恒倒罢了,虽然无功却也无过,齐懋则被李凤娘拖累得够呛,谁叫那女刺客是混在他媳妇的伴舞团里?说他对这事毫不知情,谁都难以相信。
齐懋恨不得赌咒发誓他是清白的,都是奸人要害他!但是吧,现在朝臣们的重心都不在他身上,本来也没考虑过让这风流成性的楚王当太子,谁管他冤不冤枉?
齐懋只好灰溜溜躲回家中去,偃旗息鼓准备过年,惠妃也急得嘴角起了燎泡,若非年下不宜张扬,万岁爷也没发话,真恨不得让儿子把那刁妇给休了,活脱脱一个丧门星!
陈贵妃并未召人侍疾,因此徐宁也不必往宫中去,差人备了份礼就算了,当然,她给两位贵妃的礼是一模一样的,并未因一个得势一个失势显出偏颇来。并非她自命清高,只是懒得学那起子小人见风使舵,何况她心里明镜似的,将来登基的可是自家郎君,随便两家怎么争去,都是炮灰!
至于给三妃的年礼自然循例稍减一等,温妃虽是她亲婆婆,徐宁明面上也不好区别对待,只能私下孝敬。好在温妃明理,并不介意,且她这会儿顾不上此等小事:眼看胡贵妃要上位,温妃心里跟油煎似的,胡氏有多跋扈她皆看在眼里,真由着此人当上皇后或是吴王成了太子,往后还有她好日子过么?
碍于形势,温妃也不得不随波逐流,日日到昭阳殿做小伏低去,为了这个,她也不愿徐宁进宫,被她瞧见多么丢脸!
徐宁觉得这个年还是挺清闲的,除了回娘家小住几天,跟杜氏叙叙母女之情,此外便只剩下同妯娌们的应酬。
吴王风头正劲,吴王妃也跟着水涨船高,可她脸上却没多少喜色,反而对徐宁叹道:“如今大嫂不大肯理我了。”
她跟安王妃两家本是旧识,还在闺中便时常鸿雁传书,出了名的手帕交,后来同嫁一对兄弟,感情更上一层楼,怕是亲姊妹都未必有她们这般亲厚。可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安王妃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非但不肯上门,连她送过去的鹿角参茸也都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吴王妃挺难过的,她知道嫂子疑心安王被吴王害了——是不是陷害,吴王妃也不好说,她从来不问丈夫朝政上的事,可她相信大理寺的审判,那些个官老爷都没二话,可见还是安王自己的问题更大。
她也不能为这个疏远丈夫呀!
↑返回顶部↑
陈贵妃也病倒了,皇帝下令将宫中事务暂且交由胡贵妃打理,亦未亲去陈贵妃床前探视,只让太医延医问药即可,一时间,甘泉宫变得门可罗雀。
与之相对,胡贵妃的住处却热闹非凡,嫔妃们争相到昭阳殿里请安问好,俨然胡氏已成为内定的女主人——无论为继后,或是未来储君之母,将来都将稳稳压过她们这些人。
比起大皇子的昏懦,二皇子无疑英明神武许多,面对刺杀那样果决,又雷厉风行查明真相捍卫公道,颇有景德帝当年纵横捭阖之风范,若真要议储,舍他其谁?
反之,楚王静王这两家就显得冷冷清清。齐恒倒罢了,虽然无功却也无过,齐懋则被李凤娘拖累得够呛,谁叫那女刺客是混在他媳妇的伴舞团里?说他对这事毫不知情,谁都难以相信。
齐懋恨不得赌咒发誓他是清白的,都是奸人要害他!但是吧,现在朝臣们的重心都不在他身上,本来也没考虑过让这风流成性的楚王当太子,谁管他冤不冤枉?
齐懋只好灰溜溜躲回家中去,偃旗息鼓准备过年,惠妃也急得嘴角起了燎泡,若非年下不宜张扬,万岁爷也没发话,真恨不得让儿子把那刁妇给休了,活脱脱一个丧门星!
陈贵妃并未召人侍疾,因此徐宁也不必往宫中去,差人备了份礼就算了,当然,她给两位贵妃的礼是一模一样的,并未因一个得势一个失势显出偏颇来。并非她自命清高,只是懒得学那起子小人见风使舵,何况她心里明镜似的,将来登基的可是自家郎君,随便两家怎么争去,都是炮灰!
至于给三妃的年礼自然循例稍减一等,温妃虽是她亲婆婆,徐宁明面上也不好区别对待,只能私下孝敬。好在温妃明理,并不介意,且她这会儿顾不上此等小事:眼看胡贵妃要上位,温妃心里跟油煎似的,胡氏有多跋扈她皆看在眼里,真由着此人当上皇后或是吴王成了太子,往后还有她好日子过么?
碍于形势,温妃也不得不随波逐流,日日到昭阳殿做小伏低去,为了这个,她也不愿徐宁进宫,被她瞧见多么丢脸!
徐宁觉得这个年还是挺清闲的,除了回娘家小住几天,跟杜氏叙叙母女之情,此外便只剩下同妯娌们的应酬。
吴王风头正劲,吴王妃也跟着水涨船高,可她脸上却没多少喜色,反而对徐宁叹道:“如今大嫂不大肯理我了。”
她跟安王妃两家本是旧识,还在闺中便时常鸿雁传书,出了名的手帕交,后来同嫁一对兄弟,感情更上一层楼,怕是亲姊妹都未必有她们这般亲厚。可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安王妃的态度明显冷淡下来,非但不肯上门,连她送过去的鹿角参茸也都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吴王妃挺难过的,她知道嫂子疑心安王被吴王害了——是不是陷害,吴王妃也不好说,她从来不问丈夫朝政上的事,可她相信大理寺的审判,那些个官老爷都没二话,可见还是安王自己的问题更大。
她也不能为这个疏远丈夫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