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与黛玉湘云暂时道了别,便先回了中原,他得给家里道歉,他当年一时任性,如今还不知道府里如何。

  只是十年过去,一切都已经是物是人非。

  贾史氏已经过世好几年了,二房也搬出了荣国府。贾赦倒也没有赶尽杀绝,给二房分了一处宅子,贾府许多族人都出去了,贾赦又接着贾史氏的去世,放出了不少下人,荣宁街上便空出了不少宅子。贾赦选了一处三进的大宅分给了二房,至于其他的产业,便是另说。

  贾史氏临终也惦记着宝玉,她将大半的私房都留给了宝玉,因为宝玉不在的缘故,由王氏代为保管。其他孙子孙女也象征性分了一些,贾政也得了一些,要不然的话,只怕他分家出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坐吃山空。

  贾政因为贾宝玉出走,贾环不成器,之后也没再生出别的孩子来,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了贾兰身上。

  李纨将贾兰教得挺好,比起贾珠当年还灵光一些。

  只是,贾政自个是个迂腐不堪的家伙,还总是倚老卖老,让他教导贾兰,别说是事倍功半了,说不定还要不进反退。李纨一个寡妇,自然不能违逆公婆的意思,但她所有的希望也寄托在贾兰身上,因此,便提议,让贾兰去李家那边求学。

  自从李守中之后,李家这两代也没出什么人,这也是为什么李纨在贾家这边一直非常低调的缘故。只是,涉及到自己的儿子,李纨却不能再忍了,李家便是如今后继无人,在教育后人上头,也肯定要比贾家来得强!

  如今的贾家族学几乎已经是名存实亡,干脆就是直接给族人启蒙了。因为许多人都去了南洋,留下来的那些本来就是不思进取的货色,这些人就是在族学里头混日子的。贾家如今对下头的族人态度也很明确,你们偶尔打打秋风,两府都能容忍,但要是指着两府养你们一辈子,那不好意思,你们还是去南洋吧!

  南洋那边推进的速度远不如殷洲,主要是南洋许多本来就是中原的藩国,作为宗主国,总不能为了安置自家宗亲,打他们那些素来还算恭顺的藩国主意吧!但那些没有藩国的地方,又许多早就是西洋人的地盘,或者本来就是一帮夜郎自大的顽固派,仗着天高皇帝远,根本不把中原放在眼里。

  最麻烦的是,那边是真的环境有些恶劣,一年里头,不知道要遭遇多少台风,雨季一来,身上都能长蘑菇。大多数地方都是热带雨林,蛇虫也多,想要开垦出来,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

  所以,殷洲那边都已经走上了正轨,除非是那种有技术的人才,否则的话,普通的移民,对他们已经没了吸引力。而南洋那边,还在不断吸引移民过去,为此,连军功授田制度都搞出来了。只要肯打肯杀,那么银子、房子、土地、媳妇,都能有!

  只是如今在中原这边,大家日子也好过,所以,除非是那等刀口舔血的亡命之徒,谁没事往南洋跑!

  徒宏轩也是个狠人,他直接就开始砸钱,南洋那边哪怕开发多年,也有着丰厚的财富,徒宏轩真金白银以朝贡的名义贿赂朝廷,叫朝廷将流放地都定到了南洋,各地衙门如今居然常态化开展类似于扫黑除恶的行动,将什么帮派分子,地痞无赖之类的,打包往南洋送!这些人本来就是地方上的不安定分子,这些人被送走了,地方上居然太平了许多。

  贾家这些人,自然是不乐意去南洋的,哪怕他们去了不会像是那些流放犯一样,到了就被编到军队里头去,还能分到一些产业。但是,用脚后跟也知道,南洋要是好地方,朝廷干嘛用来流放犯人呢?可见那里只怕比什么崖州还要恐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