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2 / 4)
这就算是杂交完成,把这株水稻用袋子封好,等待他成长了就好了。
“做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博士看着面前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地,不知道多少次的和踏入这片杂交种子培育园的人讲起水稻最初的历史。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想过要把杂交技术用在水稻上。”
刘备不解:“为什么?”
明明通过他们刚进入这个种子培育园的时候,博士和他们讲解杂交的诸多优势,足以让他们见识到杂交是一个多么好的技术。
民以食为天,而其中五谷最重。
为什么不用在重中之重上呢。
“因为水稻它是自花授粉。”博士今年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六十了,即使因为精神头足,看着还年轻,但实际上却是快要退休的人了。
人越老就越是容易回忆往昔,王博士也是如此,最近总是想起自己小时候。
但那其实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人人都吃不饱饭。”
农民从早到晚的忙活,可若是好年也就算了,若是碰上了灾年......
王博士闭了闭眼,没在回忆,而是继续和他们说起当时的故事:“一株水稻上有数百朵小花,每朵花只有三四微米,从开放到关闭也就短短的几个小时。”
“它根本不具备杂交的优势。”
“可——”桑弘羊忍不住,“可杂交水稻不是.......”
王博士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大家都这么说。”
↑返回顶部↑
“做实验,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博士看着面前一片绿油油的水稻地,不知道多少次的和踏入这片杂交种子培育园的人讲起水稻最初的历史。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想过要把杂交技术用在水稻上。”
刘备不解:“为什么?”
明明通过他们刚进入这个种子培育园的时候,博士和他们讲解杂交的诸多优势,足以让他们见识到杂交是一个多么好的技术。
民以食为天,而其中五谷最重。
为什么不用在重中之重上呢。
“因为水稻它是自花授粉。”博士今年五十多岁了,马上要六十了,即使因为精神头足,看着还年轻,但实际上却是快要退休的人了。
人越老就越是容易回忆往昔,王博士也是如此,最近总是想起自己小时候。
但那其实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那个时候,人人都吃不饱饭。”
农民从早到晚的忙活,可若是好年也就算了,若是碰上了灾年......
王博士闭了闭眼,没在回忆,而是继续和他们说起当时的故事:“一株水稻上有数百朵小花,每朵花只有三四微米,从开放到关闭也就短短的几个小时。”
“它根本不具备杂交的优势。”
“可——”桑弘羊忍不住,“可杂交水稻不是.......”
王博士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大家都这么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