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888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样在北大任教的胡适,在钟鼓寺租了一套有十七间房的四合院,每月的租金就是二十块大洋。

  科教兴国,不能只靠嘴巴宣传,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狠狠的砸大钱。

  整个帝国,正好有两百多个府。其中,最富裕的沿海和沿江府,共有四十几个。玉柱就把第一批毕业的学子们,派去了这些地方。

  由玉柱亲自拨款,在这四十几个府里,每城建设一座全新的近代中学,即:强国书院。

  强国书院,优先招收有童生资格的年轻人,也就是识字的年轻人。书院的待遇,除了包食宿、包衣物之外,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零花钱。

  要知道,这年头的秀才,即使办私塾教书,每年的束修也就是十两银子上下。

  实际上,强国书院就是老技校和老中专的翻版罢了。

  玉柱小时候,家里真穷,又很会读书的学子,很多都选择了读中专或是技校,而不是读大学。

  因为,读中专和技校,不仅免学费、包分配工作,每月还发给零花钱,可以极大的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

  在那个极度欠缺知识的年代,中专生享受的待遇,比后来的硕士生还要优越一些。

  现在的硕士生,不包分配工作,毕业后还需要自己去考编制。

  当时的中专生,只要毕业了,就有干部编制,径直拿着派遣证去单位报到。

  在大沽口处理完了手头的杂事之后,玉柱带着109341部队,坐船经海路,从松江府逆长江西进,直抵武昌城下。

  时隔数年后,南都武昌府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

  武昌府的城垣,被扩大了何止五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