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本地栗米与自北真腊购置所得,加起来的量能占大周六成,甚至以上。”江无眠回忆昨日看到的资料,“粮商逐步增多,海贸亦是蓬勃发展,可见本地三司用心之处,布政司与市舶司两处当是首功。”

  江无眠话说得漂亮,布政使被夸得惴惴不安,忙自谦道:“大人谬赞了。多亏大人当年治理得当,为我等打下坚实基础,方才能有岭南今日。”

  这话不假,江无眠赴任以来的所作所为,朝堂看在眼中,研究多年也没能有人复刻他的奇迹。

  士农工商,大周以其为框架,打造如今的盛世,而江无眠一人就能扛起三面支架。

  何等恐怖的能力!

  从三司处留下的卷宗中,布政使仅是窥探到其中一角,再向来处追寻,任职韶远县时面对的层层危机,他毫发无损地解决,之后更是趁机整顿一县一府一道,成为岭南道的道员!

  岭南曾作为流放之地,朝堂官员闻之色变,如今却受人百般追捧,恨不得直接调任岭南。

  不就是因为这里是第二个江南,甚至于比之江南还要富庶!

  一切的起因就是眼前这个人。

  太平年间,江无眠能做出这般成就,得建元帝信任无可厚非毕竟臣子能干,就证明建元帝本人是个知人善任的明君!

  但后来的战争之中,还证明了江无眠的调度能力,能支撑起庞大帝国打完一场战争,甚至能在内乱时稳住后方粮草调动,足以看出江无眠本人的能力。

  因而布政使面对江无眠时万般尊重,不仅是因为钦差身份,更是因为他本人值得。

  江无眠又随口问了几句本地粮商的情况,粮价几何,发展情况,尤其是北真腊进口粮食之后本地的粮食是否受到了冲击。

  大量商人前往北真腊收购粮食,本地粮食价格受到影响,尽管有官府平抑粮价,大批购买送到北地或是西部,然一时之间大量粮食涌入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并未消退,急需时间平复。

  根据报纸所报道的内容来看,当地影响称不上大,但也有土地改为种植桑树、荔枝等树的趋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