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残忍的真相(2 / 3)
她有种预感,慧觉大师这次叫她过来是有以前没有对她说过的话要告诉她,也许,这关系到她的来历。
果然,这次慧觉大师并没有同她含糊其辞,而是直截了当道:“也许是因为,施主心中的魔障已消,恩怨已散,不再将自己困于无尽的黑暗之中,眼前便清明了,胸壑自然也就清明了。”
童洛锦一怔,而后笑道:“大师果然什么都知道。”
慧觉大师笑了笑,道:“万事万物都是上天的定数,老衲只不过是猜测罢了。”
童洛锦又向慧觉大师深深行了一礼,道:“小女子曾询问过大师一个问题,既我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曾得大师真言惠批,如今我想向大师重问一遍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师的答案是否一样呢?”
慧觉大师深深看了她一眼,似乎早就料定她会向自己问这个问题,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本书来递给童洛锦,书的封面已经翻了黄,似乎岁月不短了,童洛锦满腹疑惑的接过,却见这书看着并无异样,里面都是些佛语经文,只是并不连贯,像是谁随手抄写下来的一般。只有一页夹了一片枫叶,童洛锦翻书的手顿了顿,视线停留在这一页上。
童洛锦越往下看,心脏跳得越厉害,字字句句都像是一把锤子敲在她的胸口上,看到最后,童洛锦几乎要喘不过来气,只有费力地大口呼吸着才能让自己的神志保持清明。
其实这一页记载的东西并不多,但是童洛锦花了好长时间才将它看完。
这上面记载的是许多年前的一件奇事,讲的是有一户卖豆腐的,生了个儿子,那孩子自小就是混世魔球,读书不用功,干活不出力,将他那年迈的爹娘气得不轻,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在这混世魔球十七岁的时候,他突然开了窍,以前不愿意看的书却像是全部吸收了一般,言谈大气了许多,也开始主动学习武艺,他自称有一番更大的事业在等着他,他不甘于待在这小镇上,后来征兵的队伍路过,他便跟着行伍长从军去了远方。
再后来,他跟着的那个将军起兵造反了,这个小兵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样,将朝廷镇压大军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将军屡战屡胜,大喜过望,他也一路被提拔,在军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场反叛战争足足持续了三年有余,三年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路有饿殍,帐中歌舞不惜,后来有一僧人自营地中过,向这扶摇直上的军师讨一杯水喝,却被他不耐烦地赶出营地。第二日,这位有过人之能的军师就被人发现包庇帐中,死因成谜,自这人死后,朝廷镇压叛乱的大军一路南下,长驱直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叛军尽数剿灭,恢复了山河平静。
在这个故事的下面,有两行小字写成的批注,“含郁愤而死,怀怨气而复生,集魔星之大成,预知后事,致生灵涂炭。”
最后一句是:“见之,诛之。”
慧觉大师还是一副慈和面容:“这种重生之相并不多见,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现的,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人,这些重生之人,要么是死在沙场上的无名枯骨,要么是埋身乱葬岗的野鬼孤魂,心中有未了解的郁愤,埋身周遭又尸骨成群,阴气聚身,魔星移位,便换来他们的死而复生。”
“这些人重生之后,一概伴随着灭世之相,常常引发世象动荡,所以先祖们有言,若观得魔星移位,便一定要找出这重生复世之人,将其诛之,以免其祸世。”
↑返回顶部↑
果然,这次慧觉大师并没有同她含糊其辞,而是直截了当道:“也许是因为,施主心中的魔障已消,恩怨已散,不再将自己困于无尽的黑暗之中,眼前便清明了,胸壑自然也就清明了。”
童洛锦一怔,而后笑道:“大师果然什么都知道。”
慧觉大师笑了笑,道:“万事万物都是上天的定数,老衲只不过是猜测罢了。”
童洛锦又向慧觉大师深深行了一礼,道:“小女子曾询问过大师一个问题,既我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曾得大师真言惠批,如今我想向大师重问一遍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师的答案是否一样呢?”
慧觉大师深深看了她一眼,似乎早就料定她会向自己问这个问题,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本书来递给童洛锦,书的封面已经翻了黄,似乎岁月不短了,童洛锦满腹疑惑的接过,却见这书看着并无异样,里面都是些佛语经文,只是并不连贯,像是谁随手抄写下来的一般。只有一页夹了一片枫叶,童洛锦翻书的手顿了顿,视线停留在这一页上。
童洛锦越往下看,心脏跳得越厉害,字字句句都像是一把锤子敲在她的胸口上,看到最后,童洛锦几乎要喘不过来气,只有费力地大口呼吸着才能让自己的神志保持清明。
其实这一页记载的东西并不多,但是童洛锦花了好长时间才将它看完。
这上面记载的是许多年前的一件奇事,讲的是有一户卖豆腐的,生了个儿子,那孩子自小就是混世魔球,读书不用功,干活不出力,将他那年迈的爹娘气得不轻,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在这混世魔球十七岁的时候,他突然开了窍,以前不愿意看的书却像是全部吸收了一般,言谈大气了许多,也开始主动学习武艺,他自称有一番更大的事业在等着他,他不甘于待在这小镇上,后来征兵的队伍路过,他便跟着行伍长从军去了远方。
再后来,他跟着的那个将军起兵造反了,这个小兵就像是未卜先知一样,将朝廷镇压大军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将军屡战屡胜,大喜过望,他也一路被提拔,在军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场反叛战争足足持续了三年有余,三年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路有饿殍,帐中歌舞不惜,后来有一僧人自营地中过,向这扶摇直上的军师讨一杯水喝,却被他不耐烦地赶出营地。第二日,这位有过人之能的军师就被人发现包庇帐中,死因成谜,自这人死后,朝廷镇压叛乱的大军一路南下,长驱直入,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将叛军尽数剿灭,恢复了山河平静。
在这个故事的下面,有两行小字写成的批注,“含郁愤而死,怀怨气而复生,集魔星之大成,预知后事,致生灵涂炭。”
最后一句是:“见之,诛之。”
慧觉大师还是一副慈和面容:“这种重生之相并不多见,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出现的,也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人,这些重生之人,要么是死在沙场上的无名枯骨,要么是埋身乱葬岗的野鬼孤魂,心中有未了解的郁愤,埋身周遭又尸骨成群,阴气聚身,魔星移位,便换来他们的死而复生。”
“这些人重生之后,一概伴随着灭世之相,常常引发世象动荡,所以先祖们有言,若观得魔星移位,便一定要找出这重生复世之人,将其诛之,以免其祸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