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5)
季拙在一旁看书,粉黛讲的绘声绘色,他却连头也没抬。
时间转眼到了元宵节,新帝正式登基,是为明帝,改年号为景兴。
新帝登基当天,边关传来捷报,大军已夺回凤城。
目前士气大盛,但乌塔和北越增兵了,显然不死心,情势依然严峻。
边关战事未歇,朝廷百废待兴,眼下最缺的便是人才。
明帝登基后,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青年才俊,填补朝堂上的空缺。
然而,人还是缺的厉害。
温国公两朝元老,温氏树大根深,谋反一事牵连的人数不胜数。
距离春闱却还有三个月,赶考的举子多数已经到了盛京。
明帝当机立断,一拍龙案:“把春闱提前,就定在二月二。来不及考的九月再加一场。”
“朕就不信,我泱泱大国还能缺了人才。”
科考本来三年一次,加了一场恩科,学子们无不欢欣鼓舞。
这意味着即使二月不中,九月还能再考一次,不用再等三年。
二月二,龙抬头。
天还未亮,一个少年公子坐在书桌前,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坐姿,背挺得笔直。
↑返回顶部↑
时间转眼到了元宵节,新帝正式登基,是为明帝,改年号为景兴。
新帝登基当天,边关传来捷报,大军已夺回凤城。
目前士气大盛,但乌塔和北越增兵了,显然不死心,情势依然严峻。
边关战事未歇,朝廷百废待兴,眼下最缺的便是人才。
明帝登基后,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青年才俊,填补朝堂上的空缺。
然而,人还是缺的厉害。
温国公两朝元老,温氏树大根深,谋反一事牵连的人数不胜数。
距离春闱却还有三个月,赶考的举子多数已经到了盛京。
明帝当机立断,一拍龙案:“把春闱提前,就定在二月二。来不及考的九月再加一场。”
“朕就不信,我泱泱大国还能缺了人才。”
科考本来三年一次,加了一场恩科,学子们无不欢欣鼓舞。
这意味着即使二月不中,九月还能再考一次,不用再等三年。
二月二,龙抬头。
天还未亮,一个少年公子坐在书桌前,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坐姿,背挺得笔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