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不当后妈 第113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曜童出版社也出名了,投稿来的作品质量都参差不齐。周原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他跟林瑶电话聊过以后,回b市了一趟。然后从b市带走九个年轻人,其中六个将安排在明华服装厂,剩下三个是出版社的班底。

  林瑶也挖了一个墙角,就是她在首都日报认识的熟人。林瑶用她那三寸不烂之舌,用工资以及出版社的前景、编辑部的潜力说服了这位熟人赵迅。他最终决定加入曜童出版社,担任编辑部的负责人,而且赵迅还带了好几个能干的下属一起加入曜童。

  曜童在赵迅的带领下、林瑶的名气加持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它立起来了。现在曜童又签了好几本优秀的作品,而且短篇作品,林瑶在q大也收集了很多,正好汇成一册短篇合集出版。

  周原也得以从出版社脱身出来,回到b市的他,又跟之前打探消息那位公子哥联络起感情。两人的关系打得火热,周原借助他的关系,成功获得国企单位建宿舍的订单。

  然后周原又开始忙碌起来,他现在都不搞四合院一、两个房间的修缮、装修等事宜,周原把这种小订单分给了他弟弟周浩。而周浩的工作则转给了才毕业、没考上大学的妹妹。周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明华服装厂这边就没有这么理想了,服装非常漂亮,不过服装的成本比其他厂要高一些。而且林瑶又不同意低价打包出售,所以来进货的二手贩子有,但又不是进得特别多。

  其他服装厂,春秋装出厂价五块一件,林瑶她们的服装则是八块、十块、十来块不等。所以很多人为了价格,都不会选择明华服装厂的衣服。不过有些打算卖好货的贩子,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明华。

  现在明华服装厂除开每个月的固定支出,也是有收益的,只是说收益不如宋睿想象的理想。明华的服装质量在宋睿的监督下没有话说,现在就差一阵风来了。

  出版社、服装厂的工作都步入正轨的时候,朱丽、苏正国也办理好退休来b市找林瑶了。食品厂的建立,林瑶完全没有操一点心,全部事宜都由朱丽来运作。

  林瑶跟朱丽签好合作的合同,把钱转给朱丽以后,朱丽便开始带人着手食品厂的筹备工作。她利用自己在食品行业多年的经验,精心挑选了合适的地点,并且挖了好些有经验丰富的工人和管理人员。

  食品厂的建设速度很快,这次食品厂刚开始以便宜、量大、味道好的下酒菜打出一点名声,不赚钱主打一个走量加名气。

  然后红火牌食品被大家伙耳熟以后,再开始生产好吃的肉制零食。像什么奥尔良手枪腿、整只的扒鸡、冷吃兔、啤酒鸭等食品被端上每家每户过节时的餐桌上。

  再一次创业,打响名气的事,朱丽那叫一个轻车熟路。味道、质量牢牢抓住,然后让手下的人写推文,发布在报纸上。接着朱丽利用以前的人脉,给各个单位、企业、外企赠送试吃装。

  刚开始一两个月,厂里的资金事哗啦啦往外流,林瑶他们的投资根本不够用。朱丽也没让林瑶追加投资,主要她手上也没钱,所以朱丽跟林瑶商量了一下,朱丽直接找关系从信用社贷了二十万出来,用来食品厂上面。

  短短半年的时间,红旗食品厂已经初具规模。食品厂品牌红火,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