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2 / 3)
因着朝廷对北地战事越来越不满,秦老将军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鞑罕人也是一筹莫展。越是如此,越是心中急切,想要与鞑罕人正面交锋一决高下。
敌人正是抓住了他这一点,在平丘一战中,两军交战下假装不敌,诱敌深入。秦老将军本就立功心切,便不疑有他,孤军深入后被敌人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经此一战后,大衍朝彻底没有了再打仗的底气了,最后无奈只能谈判求和,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这一战,使得大衍朝国力逐渐衰退,而秦老将军也因此背负骂名,在历史长河中成为罪人。
沈沐每每思及此,便不由心生感慨,如果平丘之战不曾发生,亦或是,有人能改变平丘之战的结局,大衍朝是否就能朝着利好的一面发展?
沈沐觉得,他虽然不能改变这样的战争发生,却有能力改变战争的走向。
只要规避掉那些不利因素,甚至可以经过精心谋划后,套上局中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便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如今秦老将军心急,想要一场胜利来赌朝廷那些人的嘴。而朝廷也正需要一场大胜,用来巩固建设新成立起来的榷场,使得对外贸易能锦上添花。
所以,大衍与鞑罕不可避免会有一场大战,只是这场大战却要好好谋划,要将大局掌控在自己手里,不能任由敌人牵着鼻子走。
当然了,这就需要好好跟秦老将军谈谈了。
沈沐当时是想让他等着自己回来之后再一起前往。毕竟那里可是正跟鞑罕人对峙交战,只怕会危险重重。况且,他们也打听了,秦老将军性情古怪,往往固执己见,很难被人三言两语劝动就改变想法的。
如果他跟陶溪一起,多一个人或许会轻松许多。可是陶溪却有自己的想法,说是先去秦家军处探个底,如果可以,他说不定会说服秦老将军,如果不行,等他回来,也好再商量对策。
沈沐知道,只要是陶溪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此时只怕陶溪已经在秦家军大营了。
沈沐的猜测没错,此时的陶溪的确是在秦家军大营中,而且还是被人看管羁押起来的。
陶溪一走出营帐,立马就有人跟了上来。这是听从吩咐,看管他的兵卒。
他本打算四下里转转,然而没有走多远,就被身后的小兵阻住了去路。“军营重地,不允许闲杂人等乱走,这位爷,还是回营帐为好。”
↑返回顶部↑
敌人正是抓住了他这一点,在平丘一战中,两军交战下假装不敌,诱敌深入。秦老将军本就立功心切,便不疑有他,孤军深入后被敌人包围,最后全军覆没。
经此一战后,大衍朝彻底没有了再打仗的底气了,最后无奈只能谈判求和,落得个割地赔款的下场。这一战,使得大衍朝国力逐渐衰退,而秦老将军也因此背负骂名,在历史长河中成为罪人。
沈沐每每思及此,便不由心生感慨,如果平丘之战不曾发生,亦或是,有人能改变平丘之战的结局,大衍朝是否就能朝着利好的一面发展?
沈沐觉得,他虽然不能改变这样的战争发生,却有能力改变战争的走向。
只要规避掉那些不利因素,甚至可以经过精心谋划后,套上局中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便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如今秦老将军心急,想要一场胜利来赌朝廷那些人的嘴。而朝廷也正需要一场大胜,用来巩固建设新成立起来的榷场,使得对外贸易能锦上添花。
所以,大衍与鞑罕不可避免会有一场大战,只是这场大战却要好好谋划,要将大局掌控在自己手里,不能任由敌人牵着鼻子走。
当然了,这就需要好好跟秦老将军谈谈了。
沈沐当时是想让他等着自己回来之后再一起前往。毕竟那里可是正跟鞑罕人对峙交战,只怕会危险重重。况且,他们也打听了,秦老将军性情古怪,往往固执己见,很难被人三言两语劝动就改变想法的。
如果他跟陶溪一起,多一个人或许会轻松许多。可是陶溪却有自己的想法,说是先去秦家军处探个底,如果可以,他说不定会说服秦老将军,如果不行,等他回来,也好再商量对策。
沈沐知道,只要是陶溪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此时只怕陶溪已经在秦家军大营了。
沈沐的猜测没错,此时的陶溪的确是在秦家军大营中,而且还是被人看管羁押起来的。
陶溪一走出营帐,立马就有人跟了上来。这是听从吩咐,看管他的兵卒。
他本打算四下里转转,然而没有走多远,就被身后的小兵阻住了去路。“军营重地,不允许闲杂人等乱走,这位爷,还是回营帐为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