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那也是没办法,施琅都贡献澎湖列岛了,还硬挺不成?】

  【而且当时他们争权夺利还挺厉害的,很多郑氏族人都不满郑克塽,背着他也有人勾勾搭搭,就是有的勾搭想要篡权,有的勾搭清朝】

  【郑氏虽然投降了,但是朱三太子和他的后人不是一直都在吗[狗头]】

  【真的,明朝造反:官逼民反,清朝造反:反清复明!】

  “而后,随着郑氏家族的投降和没落,没有了心腹大患,清朝的海禁逐渐宽松,康熙先是废除了北方的海禁,而后□□,废除全国的海禁,并且设立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大港口海关进行贸易。”

  “而这些地方中,最出名的就是广州十三行。主要原因是乾隆年间,为了规范海防,乾隆规定各国商人只能在广州进行交易,虽然这个规定执行地并不严格,但是一口通商的格局也渐渐奠定下来。”

  “《广东新语》中说:海禁甚严,人民不得通澳;而藩王左右阴与为市,利尽归之。”

  “在通商的各项物资中,清朝皇帝最看重的就是粮食。”

  “康熙时期,清朝的海关税收分为船税和货税,货税进口税16%,出口税4%,船税按照船只大小征收。”

  “康熙晚年,为了防止粮食出口,甚至禁止中国商船去南洋贸易,直到雍正年间废除这项规定,并且对从东南亚地区进口粮食予以免税,并给予封赏。”

  【粮食安全不管何时都是最重要的】

  【饭都吃不饱,别的东西也没用】

  【从这点而言,清朝皇帝们的脑子都很清醒】

  “说起清朝的对外贸易,大家都知道《尼布楚条约》,事实上清朝的陆上对外贸易非常频繁,而只要俄国在边界不断生事,清朝就中断贸易来制裁俄国,据说效果很不错。”

  “当时的北京设置了俄罗斯馆和东正教堂等机构,供俄国人居住礼拜,可见当时生活清朝的俄国人不算少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