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63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中宵点了点头:“契丹人如此反常,这个可能性是最大的。当然,也有可能,契丹人根本就是已经乱成了一团糟,没有人拿主意,才是这个样子。”

  赵滋摇了摇头:“契丹大国,断然没有全部乱掉的可能。虽然王公大臣绝大多数都在幽州被我们俘虏了,留在中京的大臣还是不少。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来拿主意的。”

  杜中宵道:“所以说,最可能的,是契丹判断我们是要用耶律洪基换契丹答应什么条件。”

  这个问题杜中宵想了很久,对契丹的动向觉得困惑。不管发生什么,按说契丹的上层都不会对宋军的进攻不积极准备。要逃,也该早做准备才是。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契丹跟宋朝,对耶律洪基的定位看法不同。宋朝就当耶律洪基是一个普通的战俘,从来没想过用耶律洪基从契丹换来什么。契丹人可不这样想,总觉得宋朝应该用耶律洪基,从契丹这里换来好处。

  换什么好处?现在大宋兵强马壮,兵精粮足,需要什么自己夺来就是。契丹以为宋朝肯定会让自己妥协,却不想宋朝根本不想妥协,要的是投降。

  投降。契丹人肯定觉得很荒谬,作为大国,怎么会因一场战争失败投降。燕云十六州丢了,无非是契丹退回大漠草原,慢慢休养生息,总能够恢复过来。实际上呢?大国衰落,有几个还会有恢复的机会?

  对于大国来说,哪怕国力下降了,也不能从曾经的恢复中清醒过来。总觉得,自己不过是暂时犯了小错,只要改了,立刻就会满血复活。却不知国家就跟人一样,身体老朽了,思想僵化了,实际上不可能恢复过来了。所谓恢复,很多时候只能浴血重生。

  王凯道:“太尉,若是契丹真地是以为我们只想与他们妥协,要什么条件,该怎么办?”

  杜中宵道:“能怎么办?大军来了,打过去就是。契丹人怎么想,我们不需要知,也不需要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管契丹人怎么想?我们只要知道怎么能够获胜就好。”

  赵滋道:“太尉说的是。我们不需要管契丹人想什么,只要把仗打好就行。现在北边大定府只有一万余守军,斡鲁朵分布四周,我们北进,不只是要围攻大定府,还要把这些斡鲁朵打掉。”

  杜中宵点了点头,低头思索一会道:“这样,刘几大军北进,围攻大定府。此次带来的三万骑兵则由王凯和贾逵率领,进攻周围的契丹斡鲁朵。对了,围城不需要太多的骑兵,刘几军中的六万骑兵,也同样分到你们两军。用最快的速度,一边把城围住,一边把周围的斡鲁朵全部消灭!”

  第143章 兵临城下

  大定府依山而建,前方是大草原。这一带山势低缓,已经不能算是山区,而是丘陵地区了。府城周围有农田,多是渤海人和奚人种植,也有契丹人做地主,用汉人佃农的。府城建的时候,是按宋朝开封府的格局,建得很大。长宽各约八里,与开封府一样,同样分外城、内城和皇城。

  翻过了鹿鸣山,看着眼前的大片农田,杜中宵道:“大定府是契丹最大的城池,比他们初起家的上京还要大。看这里土地平旷,人口不少,难怪如此。”

  刘几道:“太尉说的是。大定府这里,周边土地适宜农桑,开垦已久,是富庶之地。其山间又多草场,城周围农田广布,是契丹最重要的富庶之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