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63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凯皱了皱眉:“幽州多是汉人,朝廷来了,自然人心向朝廷。再向北去,多是胡人,如何争取胡人民心?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还是要大军压境,他们自然不敢闹事。”

  杜中宵道:“蛮人畏威而不怀德,确实是事实。但若说不必争取民心,那就大错特错。不是说他们心向朝廷,就不会造反了,而是不会时时造反。能不能统治好,当然是朝廷的事。但能让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哪怕胡人,也不会没事就造反。”

  贾逵和王凯叉手:“我们听太尉吩咐就是。”

  杜中宵点了点头道:“你们知道就好。此次北进,一定要约束军队,不得残害百姓。我们总不能比契丹人差。占了地方,要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才会乐于归顺朝廷的。好了,你们歇息一下,中午设宴为你们接风。下午我们一起,加上赵滋和李璋,还要富相公,一起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战事。”

  王凯和贾逵唱诺,一起告辞。

  两人离开,杜中宵唤了李璋过来。道:“这些日子,契丹那边动静如何?”

  李璋叉手道:“回太尉,煞是奇怪。北安州和泽州已经献城,契丹肯定得到消息了,却一点反应没有。周边几州约定献城,他们没有动静也就罢了,大定府也是安定如常,着实让人觉得奇怪。”

  杜中宵道:“是啊,我本来以为,刘几进军之后,契丹应该派人迎击的。如果他们派了兵来,沿路的几州想献城就不容易。没有想到,他们没有派兵。”

  李璋道:“据在大定府的眼线透露,契丹高层根本没有人理会此事,有些不寻常。”

  杜中宵思索一会,道:“如此反常,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耶律洪基被俘,一直到现在,契丹也没有定下新主。可能契丹王公依然争来争去,谁都不肯让步,不顾及这些了。还有一个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守大定府。只要朝廷进军,这些契丹人就逃了。”

  第141章 北进

  下午,杜中宵官厅,赵滋、李璋、富弼和王凯、贾逵两边落座,议论接下来的战事。

  杜中宵道:“三日之后,就有足够的粮草运到幽州。五日之后大军到来,我们便就出发。由李复圭坐镇檀州,组织粮草运发。富相公坐镇幽州,确保足够的粮草到檀州。我到榆州去,指挥前线兵马,与契丹最后决战。此一战,对付的是契丹最后的残兵,一旦胜了,契丹也就灭了。”

  几人一起拱手称是。

  杜中宵道:“赵滋,你介绍一下前线战事,我们要如何应对,让大家都心中有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