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61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天十万贯!”文彦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若是打一个月仗,光这些人的工钱,就要三百万贯!打上三个月,就要近千万贯了。太尉,朝廷实在没有这么多钱!”

  李复圭道:“相公,没有办法。若是不发现钱,就只能够强征民户了。那样做,更加麻烦。”

  文彦博瞪着眼,看着李复圭。过了好一会,才道:“

  除了这四十万人的工钱,还有十几万军队要的粮草,还有赏钱。算下来,这一仗没有两千万贯,是不能够了。”

  杜中宵道:“文相公,大约差不多。枢密院对此战估算过,若是一切顺利,一千二百万贯应该就够了。若是战事拖得久了,可能会到两千六百万贯。不过,也不会再多了。”

  文彦博吸了一口气,摇了摇头:“去年一战,最后没钱了,是向民间发债凑足钱的。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再要拿两千万贯现钱出来。——太尉,你实在难为朝廷了。”

  杜中宵道:“有什么办法?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就追悔莫及。就是借债,这一仗也是非打不可的。之所以给运粮的民夫工钱丰厚,是在幽州实在征不到人,只能从中原调人。如果不给他们丰厚工钱,用的手段,只怕会伤朝廷名声。”

  赵祯道:“此一战,是绝契丹后患,非打不可!内库可出五百万贯,其余的钱,中书想想办法。实在不行,跟去年一样,继续发债吗。”

  文彦博道:“陛下,发债是要偿还利息的。中书定的,一贯钱的债,来年还时八十文利息。这是朝廷的钱,大家知道不会赖掉,比民间借债的利息低得多了。如果再发一两千万贯债务,将来多少利息!”

  赵祯道:“今日国事如此,不得不为。借的债务多了,拖两三年偿还就是,利息照付即可。”

  文彦博摸了摸额头:“陛下如此说,臣只能遵旨意行事了。接下来的一两年,只怕朝廷钱粮会非常紧张,再不敢这样花钱。从去年到现在,仅打仗的钱,就近三亿贯了。”

  杜中宵道:“相公,三亿贯钱灭了契丹,其实还是划算。契丹在的话,光是防契丹的钱粮,每年都不知道多少。而且收复燕云等地,虽然最初几年花钱,后边还有税赋。”

  文彦博摇了摇头,没有说话。是啊,燕云收复回来了,可最初几年都是花钱的。为示圣德,新收复的土地免一年赋税,有的地方甚至免了三年。这些地方被契丹弄得很残破,最开始几年,每年都要花钱粮救济。这仗打的,也只有国防压力小了,财政支出反而更大了。

  赵祯道:“好,作战需要的钱就先这样,由中书再发债务就是。这些年,京城,还有京西路的许多州府,很多百姓都赚了许多钱。国家有事,他们买一些债务,是理所应当。若是百姓推托,便就命地方官府压下去,命他们尽快把债务买了。”

  文彦博、韩琦等中书官员一起拱手称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