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45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中宵道:“正常。本来是一国皇帝,现在跟犯人一起做活,如何拉得下脸来?而且,耶律洪基终究年轻,难免气盛了些。你派人带他来,一个时辰来,在客厅里见我。”

  崔向答应,转身出去了。杜中宵坐到座位上,士卒上了茶来,在那里喝茶。

  契丹人被押来这里,除了耶律洪基,其实还有几位重要人物不那么老实。只不过有耶律洪基在,自然一切都是他出头,别人看他样子。耶律洪基的事情处理不好,其他人就会跟着闹事。

  不多时,李复圭进来,与杜中宵说些闲话。知道了现在杜中宵要避开朝中纷纷攘攘的朝事,李复圭便不再提朝政,只说些日常趣事。

  过了一会,杜中宵道:“昨日耶律洪基不做事情,被守卫扣了饭菜,今日要来见我。”

  李复圭听了忙道:“太尉,他是什么意思?此是契丹皇帝,他若是闹事,必定有许多人响应。”

  杜中宵道:“放心。战场上他数十万大军都闹不出事来,现在又能够做什么。虎落平阳,除非真心投降,不然就只能够老实干活。牢城营里,做多少活吃多少饭,不做活就有惚吃,最是公平。”

  李复圭道:“就怕他狠下心来,宁可饿死,也不干活,又该如何?”

  杜中宵道:“若是如此,我还真有些佩服他了。不过,规矩定下来不能变。他宁可饿也不干活,就只能饿死了。不要以为他曾经是契丹皇帝,就不敢在这里饿死他。”

  李复圭听了不由皱眉:“若是饿死契丹皇帝,会不会有什么闲话?”

  杜中宵道:“有闲话又如何?难道闲话还能杀人?就是要告诉契丹人,做了俘虏,就老老实实守规矩。他们以前的身份,是契丹给他们的,在大宋没有用处。为大宋做事,才有奖赏。”

  李复圭听了,摇了摇头,不再多说。转念一想,有的事情,因为身份不同,看法不同。这样的事情自己认为不合适,但以杜中宵的身份,反而合适了。

  建牢城营其实不合传统,但杜中宵提出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反对,包括皇帝赵祯在内。不是他们认同这样做,而是他们尊重杜中宵而已。依照传统习惯,契丹俘虏要么杀掉,要么就封官,好好把他们养起来。一二十年过去,还会有人记得他们是谁?

  大宋初立国,南唐、后蜀,不知道有多少皇帝和高官显贵做了俘虏。有的被杀掉了,但大部分都养了起来。皇帝封王爵,大臣入宋做官。到了现在,除了钱家等少数例外,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甚至像南唐后主李煜之类,还被宋太宗用手段杀死,一切事过无痕。

  杜中宵坚持建牢城营,其实是对这些契丹人好。契丹败了,这些契丹俘虏,实际上是求做一平常人而不得。进了牢城营,最少出来之后,可以做个普通百姓。只是这份心思,契丹人不领情罢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