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 第388节(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向北,越是地广人稀,骑兵越是占地重要地位。杜中宵在河曲路时,编练各军,编制内一直保持三分之一的骑兵,是重要的力量。现在虽然有马,运到京城也不容易,重新整训的新军骑兵少了不少。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总要有取舍。骑兵的训练时间,可比步兵多得多了,短时间内,实在无法扩大编制。新整训的军队,骑兵和炮兵都缩减不少,大大增加了步兵数量。

  这些旧的军队也看得出来,与自己当年相比,新的禁军技术兵种减少,步兵数量增多,颇有些急就章的味道。没有办法,两三年的时间,也只有步兵是可以快速成形的了。对契丹的战事,必然是以步兵为主的战争,与以前还是不一样。

  第176章 重设帅司

  崇政殿里,枢密院和三衙官员两列落座,张岊在枢密院一排,敬排末座。另一边,三衙将领的前边则是宰相文彦博和韩琦,并无其他大臣。

  赵祯道:“张岊入京述职,不日将赴河北。乘此机会,招集众臣,详议河北路局势。这些日子据河北路报来,今年冬天,契丹人极有可能入寇,不得不防。”

  杜中宵道:“依河北路奏报,契丹并没有大规模点集兵马,今冬并无大举南侵之事。不过,因为雄州夏天收留了南逃百姓,涿州极是不愤,很有可能组织少量兵马南来。据他们估计,到了冬天,可能会有一万人左右的契丹兵马南来,当早做准备。”

  文彦博道:“一万兵马,以河北路驻军,契丹人岂能有机会?”

  杜中宵拱手:“相公,河北路大军是分地驻扎,总有相当多的空隙。冬天河立结冰,大军纵横并无阻碍。如果契丹出数千骑兵,渡河而击,不得不防。”

  韩琦道:“契丹没有点集兵马,只是数千人南来,又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如果朝廷集中兵马,把这数千人围住,让他们有来无回,并不太难。”

  “相公,契丹人就是为了找回脸面而已,并没有什么大的战略目的。数千人渡河,劫掠百姓,一两天的时间便就回去,如何防他?我们大军调集起来,他们就走了。”

  杜中宵仔细分析了这些年契丹的行为,认为他们最可能的就是如此。两国交界,数千里的距离内数千人突然来去,实在防不胜防。只要他们选的地方准,不渡河追击,一点办法没有。

  听了杜中宵的话,几个大臣商量一下,都觉得难办。

  文彦博道:“年初在朔州,赢了契丹一阵。冬天若是让他们自如来去,这优势便就失去了。张岊一军调往河北路,可以沿边布署,仔细防住。”

  赵滋摇了摇头:“相公,边境数千里远,如何防得住?骑兵一日百里,如果契丹人入境只是三四十里,不等我们大军赶到,他们就扭头回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